看译文看得多了,隐隐觉得自己连说话方式都要跟着古怪的句式发生古怪的变化了,所以便趁着帮人借书的时机,自己也看了看母语环境下的这本短篇小说集。在被译文里面长句子、长名字苦苦折磨了很长时间之后,再碰到这种汉语文学,读起来果然舒服多了,仅仅用了大半天,就酣畅淋漓的读了一遍。
读得虽然顺畅,但这种顺畅,仅仅能给心情带来了些许舒畅,除此之外,心里面却并不因此而如何舒畅。这种不舒畅不是因为小说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种伤感,而是对内容里面那种伤感情绪所产生的伤感。这些所谓的台北人,并没有哪个是生在台北长在台北的,而他们之所以有了台北人这个共同的称谓,是因为历史的原因,而在这些伤感情绪的后面,便多多少少可以看到这种历史原因的影子。书中那些老爷公子太太小姐,无不在缅怀着过往辉煌的同时,也表达着对如今落魄现状的不甘。
不过这种辉煌过后的落魄,更像是浪迹名利场的公子哥儿倾家荡产之后流落街头,而那种不甘,也很像是他回忆起曾经的纸醉金迷时,所带着的怅然情绪。人是感情动物,很容易被别人的感情所感染,尤其是在优美文笔的渲染下,读过了《台北人》之后,也会产生些淡淡的忧伤,这是出于人的天性。但人也是理性的动物,在心里忧伤的同时,不能不去思考这种忧伤的来源,小说里那些台北人的群像后面,是腐朽的生活。也正是这些腐朽生活,才是让这群人落魄的根本原因。因此对他们的感情便也从可悲变成了可怜,可怜他们仍执迷不悔,依然沉浸在堕落的虚伪环境里不肯醒来,依然用曾经错误来麻醉自己,不肯正视残酷的现实。
在这部小说集里,或许能够看到些许文化的影子,但这种文化却大多是历史的糟粕,那些官场、风月场里的规规矩矩,看起来有那么几分清雅,但这些清雅更像是对无耻的矫饰。这种矫饰表现了潜藏在文化里的劣根,并不仅仅在记录《台北人》时的台北,这些劣根过去有,现在有,未来也还会有,它就藏在我们不断变换的小心思和熟视无睹的潜规则里,也就让它仍打着文化的旗号招摇过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