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种的大蒜该收了,不忍心看他们二老太辛苦,就去地里帮忙,尽管我现在干农活已大不如以前,还是义无反顾上了“战场”。
现在的农村,田地里干活的大多是老人,这话还真不假。就拿我们这次劳动为例,除了我,他们几位的平均年龄72岁,但用老当益壮来形容,确实不为过。
他们干活风风火火的样子真让我刮目相看,说起来有点汗颜,我这个中青年被几位老人甩下一大截,而且干不大一会儿,就觉得腰酸背痛。再看特意从几十里之外赶来帮忙的大姑和姑父,连个小马扎也不坐,一下午都是蹲着前行,速度飞快,特别是大姑,出手不凡,一看就是专家水平。我们几个都笑着调侃加佩服,说她像个机器人。我称赞道:“姑,今天下午的劳动比赛,一定得封你个‘劳动模范’。”她的耳朵已经接近全聋,只是笑着看我说,手中的活丝毫也没落下。姑父又给她大声说了一遍,她眉开眼笑,颇为自豪地说:“真要是比赛,很少有人能超过我。以前和我们村的人一起去干活,我都甩她们老远,我在前面干,她们就在后面用土坷垃投我,嫌我速度快,我就喜欢去地里干活。”姑父也在旁边帮腔说:“不管啥农活,她的速度都是最快的。”是的,大姑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早已练就了一身真本领,而且“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她喜欢土地的感觉,确实无愧于“劳动模范”的称号。最难得的是到了古稀之年,身体依然倍儿棒,这可是千金难买的呀!
另外一位来帮忙的姑姑,也七十多岁了,由于前些年太劳累的缘故,腰已经弯得厉害,可她依然不服老,而且看到身边的老朋友们一个个干劲十足,还特别感慨,怎么自己的体力就大不如以前了呢!我劝她老人家:“姑,岁月不饶人啊,就这你们比我强太多了。”姑姑总是很体谅人,对我说:“你们当老师的也不容易,天天坐那备课批改作业,职业病比较多。”
今天,和几位老人一起劳动,感动之余受益匪浅,无论从生活阅历,劳动技能还是为人处世,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们都是我心目中的“专家”“模范”“最敬佩的人”!向勤劳的老人们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