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川不成军”和“川人从未负国”这两句话是怎么来的?

“无川不成军”和“川人从未负国”这两句话是怎么来的?

作者: 你们的盖世英雄 | 来源:发表于2020-10-22 21:56 被阅读0次

    抗日战争时期,中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在这个民族存亡危机的时刻,无数的英雄儿女为了赶走侵略者,前仆后继的投入到革命事业中来。其中有这么一支部队,他们遭人嫌弃,他们既没有装备精良的武器,也没有应有的补给,但是他们靠着一支烟杆一支枪,为抗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据统计,抗战期间,共有350多万川中子弟出川作战,其中伤亡、失踪者多达64万多人。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伤残之惨烈,均具全国之首。

    1938年初,抗日战争局势直转急下,日寇先后攻占了上海、南京,并实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寇在攻占南京后又把目光瞄向了徐州,面对日军的来势汹汹,无兵可派的李宗仁接手了这支被人嫌弃的川军。尽管川军的装备很差,但他们都想为川军正名。

    为了阻击直扑台儿庄的日军,川军的122师奉命守卫台儿庄北部的滕县。日军本以为会很轻松的拿下滕县,但没成想这支2万多人,武器又落后的川军部队给装备精良的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最后坚持到了援军的到来。滕县战后,川军终于天下扬名,李宗仁表赞到:“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

    至于为什么说”无川不成军“,那是因为,当时的四川并未被日军占领,身处大后方的四川源源不断的为前线输送了大量的士兵,以至于很多部队都有大量的四川士兵。

    至于“川人从未负国”这句话要追溯到南宋末期了

    南宋末期,成吉思汗所打造的蒙古铁骑横扫亚欧大陆,遇城破城,难逢敌手,但他们却在川地钓鱼城折戟,损失惨重。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大军猛攻钓鱼城,久攻不下,后来又被投石所砸中,临终前留下遗言“待破城之后,屠尽城中之人”。南宋灭亡后,忽必烈许下了可以不动城中一人的诺言,钓鱼城这才打开城门。

    但有32位将领自知未尽军人保家卫国的职责,无颜面对川中父老,于是乎挥剑自刎,自此之后就有了“川人从未负国”的名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川不成军”和“川人从未负国”这两句话是怎么来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pp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