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只有他读书不是为了工作

只有他读书不是为了工作

作者: 乔克儿 | 来源:发表于2018-04-29 21:05 被阅读99次

    1

    主席是我的高中同学,之所以称他为“主席”,并不是因为他当过学生会主席,而是因为走路时双腿是缓慢的、有力的;两只脚呈九十度的外八字;见到人打招呼的方式是领导式的微笑,仿佛能听到“同志们好”,常见到他在咯吱窝下夹份报纸,整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干部的形象,所以我叫他“主席”。

    我崇拜主席,主要源自他的聪明。

    高中学业繁重,上完一天的课,老师会留很多作业,白天的课程尚不怎么理解,晚上做起作业来效率极低,大部分情况下上完三节晚自习我也做不完那作业。

    主席不一样,主席最多花两节晚自习就能做完作业,然后就开始一本正经的看报纸了。

    高中学习的枯燥导致我们精神极度匮乏,所以当我们逮到空隙的时候,就会偷偷看《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甚至《知音》。

    晚上回到寝室,则拿出MP4盖住被子偷看YY网文《斗破苍穹》,以此来安抚白天学习带给我们的挫败感。

    主席不一样,他也偷看书,但是他看的是世界文学名著、世界历史、经济学之类于高中生而言比课本更难懂的书。

    当我们自己课本上的历史都学不过来的时候,他早已在桌子底下偷偷看完了非常厚的几本关于二战的书。

    因为崇拜主席的聪明、博学,我一般吃饭都跟着他。

    吃完饭一块儿从学校食堂走向教学楼的路上,主席就会跟我讲经济学,他会问我:“贸易是否产生价值?”

    除了经济学,他偶尔也会跟我讲关于二战的历史,讲德国的隆美尔怎样的牛逼。

    后来我大学选了经济学的专业,从课堂中才彻底明白他当年问我的问题。

    2

    每一个故事,都会有它的大反派。

    在主席的故事中,大反派是正统的应试教育。

    主席爱看报纸和书,自有人对付他。

    我们的班主任没事走在教室走廊的时候,眼睛喜欢往下瞟,看看我们抽屉里有没有藏有违禁品,主席的报纸和书常常为此而牺牲。

    每周一次,学校会组织学生去校图书馆借书。

    于整日朝六晚九的我们而言,图书馆便是色彩斑斓的花花大世界,去图书馆,自然是想要看一些和学习没关的书。

    为了防止我们看闲书,老师会站在教室门口等我们回来,一一检查我们手中的书是否和学习有关。

    主席为此常常被班主任叫到门外进行“思想教育”,但他似乎并不妥协,他的“屡教不改”痛快到让人鼓掌。

    在我看来,应试教育考察的并不是知识的渊博程度,它筛选的是一批体力好、精力旺盛、够勤奋、有野心、有欲望,承受的住大量重复练习的人。

    应试教育更像是一门体育运动,远动员通过大量练习形成肌肉记忆以便在运动场上可以在短时间内精确的发挥,学生通过大量习题练习形成肌肉记忆以便在考试中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解答出题目。

    人的时间就那么多,主席将大把时间分配给了他所向往的知识,即便在高三每个人都竭尽全力为着考试而奋斗的时候也是如此。

    主席未曾放过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也未曾放过他。

    高考,主席考出了自己满意的分数,大概是一本线超了四五十分,可以去西南地区非常好的学校了,但他严厉的母亲对此不满意。

    于是主席复读,再经历一次高三。

    第二次高考,主席考的和第一次差不多,这也验证了我前面“运动员”的观点。

    在母亲的逼迫下,主席参加了第三次高考,成绩还是和第一次差不多。

    3

    后来主席以很高的分数去了省内的一所财经类院校读书,这回他选的专业是非常实用的会计。

    那所财经院校的会计专业,在业内非常有名。

    主席因为自己超高的学习天赋以及从小就有扎实基础的英语技能,在校期间便考出了ACCA。

    我本以为主席会就此走上让我十分羡慕的商业道路,大学毕业去四大做审计锻炼个几年,然后出来成为大公司的CFO,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可后来主席的选择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选择了考研,考的不是会计专业,而是人大的哲学

    “那你以后做什么工作啊?”

    “不知道,先考上再说吧,考不上的话只能找工作了。”

    “那你考上的话做什么呢?”

    “要是考上的话就肯定读到博士了啊。”

    主席的分数上了复试线,但是在复试的时候被刷了,大概是天意吧。

    如今他在瑞华实习做审计,他向我吐槽受不了了,审计太枯燥了,大量的重复性工坐,抽凭证真的是没什么创造力。

    我安慰他:“一切要从小做起,你做到比较高的位置就用不着抽凭证了。”

    “我主要是想有自己的时间,我现在想的是先在大企业找分会计工作,然后考公务员。”

    “有自己的时间,就可以研究哲学了吧。”

    “对啊。”

    4

    关于考研择校,网上有一个叫张雪峰的老师。

    他的观点是考上研究生,可以让一些农村的孩子走到大城市,从而能够拥有更高的基本工资。

    为此,他传授的就是关于考研择校和选专业的实用性。

    你不需要知道自己的热爱所在,你只需要用心衡量自己的付出和回报比例。

    我发现有很多人认同他所讲的道理,“学历是为了镀金”,“学历为了能有更好的工作”这些想法,也在很多人脑海中根深蒂固着。

    在大学,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很多人选公选课,并不是因为对这门课感兴趣,而是这门课的老师给分高不高。

    好多女同学在选课时,会提前打听,然后选择那些只给女生分数高的男老师。

    教的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分高不高!

    分数之所以那么重要,因为分数的高低影响到绩点,也影响到自己未来的考研、出国。

    以此看来,我们培养出来的不是真正有知识的人,而是懂得如何选课、如何考试的人,如何通过各种套路拿到高绩点的人。

    主席属于异类,他有着极高的天赋可以用来挥霍,诸如考出ACCA,去了瑞华实习这些羡煞旁人的牛逼履历,但他最后还是想考公务员从而能留出自己的时间研究哲学。

    哲学于他而言,是他真正热爱的学问,是生活的灵魂所在。

    前两个月,我和主席去参加一高中“共同好友”的婚礼,那天我们那桌,大家聊的都是关于专业的就业前景,男方家有多大,新娘今天的打扮如何如何,只有主席,他跟我聊了一晚上的康德。

    我很高兴,能认识到像主席这样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人。

    因为正是这样的人,揭开了让应试教育与知识背道而驰的功利主义。

    以上~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有他读书不是为了工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sa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