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人”最大的坏处在于,太闲会让一个人产生一种知觉:存在的虚无,平庸的空洞。
所以,人忙碌點,就能過的舒坦些。一个人越闲,也就越容易堕落。与这样的人交往,你也会慢慢地迷失自我,沦为平庸。
远离说闲话的闲人
曹仙源先生有一篇文章,专写对此类人物的厌恶:大千世界,无才不出。其中之一变异者:舌头长,性情刁,不务实,专伤人。此辈拿了工资,饱食无事,癖好穿门窜户,说东道西,蜚短流长,拨弄是非,旨在毁谤他人,装点自己。其意险恶,其术卑鄙!
事实上,这类闲人不知道的是,当他们在背后说人闲话时,他们的形象也早被定义了。心理学上有一个“同步特征转移”效应,说的是当你谈论另一个人时,倾听者会无意识地,把你与你所谈论的性格特征联系起来,最终,这些特征都会“转移”到你身上。
换句话说,多说和善之语的人,你会被视为一个好人;相反的,常常说人闲话的人,你往往也会被贴上“丑恶”的标签。
远离忙热搜的闲人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
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意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
想必,这就是忙热搜的闲人的典型心态。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这样写过这样的一段话: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刷热点,就可以刷很久,甚至刷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看过国内一个知名的投资人说过一段话:
你要是想观察社会,就去看看微博,特别是热点话题下面的评论者,跟着他们的脚印,去看看他们的生活,就会发现,这些人没几个是像样和靠谱的。
并且,这其中还存在一个可怕的规律,评论者生活的不景气程度,与他骂人的激烈程度,几乎是成正比的。
一个人如果长期沉溺于这种碎片信息的饲养,追求短平快信息的刺激,他的人生还能价值几何?
远离说空话的闲人。
有多少人曾经发誓,要早起看书,要运动健身,要放下手机早点睡觉……
可这所有的愿望在一次又一次的懈怠中慢慢变成了奢望。
就这样,多少人喊着“上进”的口号,过着“最不上进”的人生,最后颓废一生。
这样的人,与之相处,只会拉低你的层次,让你的世界越变越小。
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机会成本。
也就是说,你选了一个东西,会放弃一个东西。被的东西,其最大价值,就是机会成本。
任何的选择,即便表面看没成本,其实都有成本。当你把你的“悠闲”耗费在一起毫无意义的事物上时,你也就失去了“努力”、“上进”的时间,你的人生也就会这样一步一步变得平庸。
你的时间花在哪里,你就是怎样的人。
讓自己忙一些,讓自己多和比較忙的人一起,忙著學習,忙著好好工作,忙著給自己充電,忙著過好生活,忙著追夢奮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