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摘要
曾国藩的人生把祖父的话当作了人生信条。“尔的官是做不尽的,尔的才是好的,但不可傲。满招损,谦受益,尔若不傲,更好全了。”
二、金句/语录
1、世以不得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P17
2、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P13
3、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吏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深情恍惚,天地异色,似出笼治病鸟。P6
4、天下事无所往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力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5、有恒为作圣之基。
三、思考题
曾国藩是如何面对科举挫折、长沙之辱?自卑与焦虑、郁闷与艰难?靖港首败、九江大败?咸丰七年(1857)危机?
请将曾国藩遇到过的问题(也可以说困难,或挑战)一一列出来,参照他,把你遇到过的问题一一列出来,比较,他如何应对解决?你如何应对解决?如果有区别,原因是什么?为什么?
曾国藩面对问题的汇总
事件一:科举受挫
概况:曾国藩与父亲双双多次入京赶考,失败六次。最后一次还被悬牌批责,文理欠通。
解决方案:及时调整学习方法,找出每次失败的原因加以改正,无所畏惧,不惧嘲笑,变为前进的力量。
事件二:长沙之辱
概况:首次进行团练,剃头曾因影响到他人利益,手段狠,方法硬,差点让绿营军痞兵杀害。
解决办法:办事方法虽然正确,但是应考虑到当时的环境,“官官相护”,首先管好自己的管辖范围,不涉猎到其他人的管辖范围内,不目中无人,刚愎自用,注意处理方式。
事件三:靖港首败
概况:曾国藩长时间精心准备团练,第一次带兵打仗,信心满满,如首战告捷,无论是自己还是团队来说都是个好兆头。但是事与愿违,一是没有经验,没有清楚敌人的情况,所以首战告败,自己欲想投江自杀。
解决办法:基础打的扎实是正确的,但由于实战经验少,轻信了属下的战报情况,未能核实,且及时改变了原本的作战计划,故遭遇惨败。
事件四:九江大败
概况:由于咸丰的多次下旨及几几次激战后的胜利,曾国藩过于自信,穷追不舍,未考虑到士兵的劳累与敌人的情况,匆忙对战,最后以失败告终。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投河自尽,险些身亡。
解决办法:胜不骄,败不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考虑到自己部队的实际情况,枉然穷追不舍。
事件五:咸丰七年危机
概况:曾国藩上奏自己的郁闷与艰难,望咸丰能够支持,又遇到父亲病故,身心俱疲。不料,咸丰却没有理解他。
解决办法:应及时调整心态,要固化自我。虽然外界条件十分艰苦,无人理解,这时候只能靠自己慢慢调节。
事件六:自卑与焦虑
概况:刚到翰林院时,自己从乡下进京,井底之蛙一枚,学识才浅,对比周围的环境及人来,自己产生了自卑与焦虑。
解决办法:自卑化为动力,每个人都是从不会到会,只跟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事件七:郁闷与艰难
概况:自己性格秉性方面,反观自己陋习较多,加以改之学做圣人。除当官遇到众人皆醉他独醒的状态,一心想为国兴旺发达之努力,但从上到下无人理解支持。
解决办法:写日记,吾日三醒,师友夹持,等方法使得自己做个圣人,严于律己,厚积薄发,“挺”过去。
自己面对问题的汇总
概况一:应对平时学习现在上班时间随机性比较强,故不能每天规律的完成学习任务,几天一个循环就会落下很多,年初制定的学习计划。
解决办法:抓紧利用好每一个空闲及琐碎时间,合理的统筹。地铁,路上,或者晚睡早起时,都可以利用起来,生时无畏困顿,死后必定长眠。
概况二:面对教育孩子再教育孩子问题方面,由于相处时间较短,随之马上就要上小学,对于未来的教育束手无策,如此时基础未打好,习惯未能好好的养成,将来的“大楼”也不能牢固。
解决办法:还应该对于教育方面的知识,信息多关心关注,多研究实践,首先先和她打成一片,没有长辈的界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多陪伴。输出正能量,培养好的习惯,一通百通。
四、启发与收获
通过读《曾国藩传》这本书,使得我自己的感触很多。
第一点, 自身来讲,曾国藩脑子并不属于聪慧的,这点我也是,天生愚笨。但是他为什么后续会成为牛人,因为他很快认清了自己,把愚笨当成了优势,坚持不走捷径,踏实走好每一步,所以在同代人中,他取得的成就最大,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这“三不朽”的境界。是因为他们缺乏曾国藩的“笨拙”精神。这种踏实是我要学习的,不浮躁,不走捷径。
第二点, 敢作敢为,不同流合污。第一次要求出山,他组织团练,一丝不苟,目标明确。就是真心想拯救国家,建立一支真正用来打仗的队伍,而其他人却是能敷衍了事则罢。由于他是汉人,当时满人统治天下,不可能让汉人有较大的战斗势力,但是他勇于冒险突破规则。这种有明确目标,而不敷衍了事的精神也是我所学习的,可以利用在工作当中,打破规则勇于创新,为了同一个目标。
附件:思维导图
2019-3-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