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人论毛笔

古人论毛笔

作者: 感悟生命享受生活 | 来源:发表于2020-08-03 21:33 被阅读0次

    古人谈笔曰:“能举才物之形,叙自然之情,即圣人之志非笔不能宣,实天地之伟器。”所谓“史载笔,士载言”,中国笔史可谓源远流长,《尚书中候》中载:“玄龟负图出,周公援笔以时文写之。”可知秦以前已有笔,只是非我们现在说的毛笔,毛笔的发明之功多归于秦将蒙恬,清代唐秉钧的《文房肆考图说》中提到:“独秦之蒙恬以造笔名著者,想恬更为损益之故耳。然名称各异,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拂,秦谓之笔。”在秦统一六国后,则统一称为毛笔。

    好的器具一要选材得当,二要做工精良,三要德性端正。先论笔之选材,毛笔主要分笔头和笔管两部分,其中以笔头更为重要,《文房肆考图说》中载:“今狼狐以下杂毛,皆可为笔,而惟秋兔之毫为最。”王右军《笔经》有言:“诸郡献兔毫,出鸿都门,惟赵国毫中用。”如今制作毛笔笔头的原料主要为羊毛、黄鼠狼尾毛、山兔毛、石獾毛、香狸毛等,而毛笔亦可通过笔头原料分为羊毫、狼毫、兔毫等,所制笔头需“尖、齐、圆、健四字完备,又要刚、柔二字相济”,体现了古人对日用器具要求之高;笔杆多以竹制,所选竹竿要求坚重圆直,一是以便把握,二是借竹中空外直之内涵以融贯笔中,古之曰竹“操挺特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其有浩然正气相伴,用笔者运转挥洒之间亦不忘君子之道,这大概是器以载道的又一个体现(也有笔杆用使用琉璃、象牙等材料制作,甚至“雕以黄金,饰以和壁,缀以隋珠,文以翡翠”,可谓华丽)。

    在工艺方面,唐代前后多用“韦诞法”制笔,而宋代则多用“诸葛法”,前者所制称“披柱笔”,晋代王右军所著《笔经》中记载了其制作过程:“先用人发秒数十茎,杂青羊毛并兔羲,裁令齐平,以麻纸裹枝根令净。次取上毫薄薄布柱上,令柱不见。”后者所制称“散卓笔”,此种笔不用柱毫,而是藏部分笔毫于管中,同样牢固耐用。毛笔若经常使用可配上能更换的笔头,隋代智永便有“退笔成冢”的故事,此谓“物尽其用”,或曰“俭”,老子强调“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孔子强调“奢则不孙,俭则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环保思想的体现。毛笔经代代改良,凝结无数工匠之心血,其中极品可谓是中国传统工艺技术及文化、思想观念的珠联璧合,在千秋百代之后留我等后人瞻仰。

     汉代蔡邕赞颂毛笔曰:“上刚下柔,乾坤之位也。新故代谢,四时之次也。圆和正直,规矩之极也。玄首黄管,天地之色也。”中国传统文化以修身为本,修身遵循天地之道,而毛笔作为文房四宝之首,其除中正之德外,还内涵天地自然之道,一柔一刚,一阴一阳,丹青之内可见森罗万象,提按之间可含明德之理。

    《考工记》有言“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器之良者,正是“天有道,地有德,人有享”的集中体现,从天人合一到人器合一,中国古人制器以人身为根基,一方面将器之实用性发挥到极致,如毛笔的“尖、齐、圆、健”,另一方面亦以为人之道融贯其中,如毛笔的“刚柔并济”、“中空外直”,又如用笔时对心性的磨练,所谓“笔者如刀鞘”,收的住心,方能收的住笔。自此,功用之器又成修身之器,修身之法又应天地之法,所谓“器以载道”,形上的道与形下的器终于贯通起来,我们也得以窥得中华文化本来的一气贯通、浑然一体的姿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人论毛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tl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