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

作者: 枇杷树 | 来源:发表于2021-07-11 00:54 被阅读0次

    上一个航班,在天上的时候,我读的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书里有两个观点,到现在在我心里还比较清晰。一个说的是儿童在幼年时期如果遇到强势的父母却没有能力反抗,相比于直接让情绪爆发,他们会发展出比较消极的抗议方式,比如赌气或者冷漠。另一个说的是人会倾向于重复自己的“剧本”,也就是自己熟悉的情感体验,因为这种状态下人最舒适,最不需要思考,即便这种情感模式会让我们受伤。

    读完这本书的两个月后,发生了一些事,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如此地符合这个pattern。当负面情绪向我涌来,重复,往复,每日冲刷,像海浪一样没有间断地在我身旁起伏。在每一个被水没过头顶的恐惧瞬间里,我试图屏住呼吸,想看清自己到底都在做些什么。

    原来我想要的非常简单。自我毁灭。

    想要自我伤害,如果可以,把自己毁掉。

    从周一到周五,把自己的房间慢慢变成一个混不堪的所在。不是没有能力随时收拾,就是想待在一个和破败的自己相称的环境里。随手把东西散落在各种地方,要弄得乱一点,再乱一点,因为只有模糊不清的底色里,才找到一个合适的角落把自己塞进去。

    在这个底色里,想要真实地伤害自己,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可以,不挑食。

    不过幸运的是,伤害自己的方法太多了,甚至让人选花了眼。想要远离别人,亲近的人,爱慕的人,关心自己的人,把自己包裹起来之后体会痛苦和不被理解,就好像曾经体会过真实的一样;想要破坏自己和别人的关系,稳定的、动荡的、新的旧的、藕断丝连的、不道德的、虚伪的关系,统统都破坏掉,就像他们不曾存在;想要破坏自己的形象,从矜持的变成放荡的,从理智的变成疯狂的,从真诚的变成虚伪的;想要破坏自己的肉体,挑选心仪部位让它变得血肉模糊,愈合了之后再慢慢地把伤口撕开;想要变成一个麻木的行尸走肉,酒精,酒精,酒精,失去自己对身体和心的控制能力,变成半俯身趴在洗手间地板上的人鱼,然后看着自己变成泡沫。

    想拒绝自己爱的人,然后趴在洗手台上观察自己的脸,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的陌生的脸。有一刻我发现我甚至不知道我在伤害的是谁,然后又发现是因为太多的伤害改变了自己的样子,于是无法控制地露出满足的笑容。

    然后我会醒过来,写下这篇文章,去思考我该怎么做。

    自我伤害的反面就是伤害别人,人的情绪总要有发泄口,要么发泄给世界,要么交代给自己。深层次是自己对于负面情绪本身原因的归因。如果觉得错的是这个世界,就反击这个世界,如果觉得错的是自己,就降罪于自己。实际上作为高敏感人群,我并没有发泄给世界的选项,因为我会时刻担心世界会回应给我什么,这反而会加重我的负担。

    我的选择只有惩罚我自己,然后从这种惩罚里得到病态的快乐,得到再次的确认:“这是我的问题,我不够好。你看我已经惩罚自己了,这样是不是就可以赎罪了?”。

    能做的,只有在理性范围里把这个自我伤害对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并在操刀之前仔细询问自己这个世界的因果到底是不是如此。他人的劝慰有没有用,尚无实验证明,因为我内心开放的程度小到可耻。

    今晚,就先这样吧,完好无损的入睡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7月10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vhp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