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春暖花开时,那颗时常在路上的心又在提醒我,该出发了。这一次,选择了心心念念的宝岛台湾。
对台湾的印象最初是来自课本,历史课本和语文课本。历史课本告诉我台湾在清政府时期被赔给霓虹国成为殖民地,老蒋在输了内战后抢了咱们的国宝(文物和学者)逃窜到台湾,还在那里建了和大北京同名的故宫、国立清华大学,还有位同北大的国立台湾大学。语文课本告诉我们日月潭和阿里山的美,不过这些美都是属于中国滴。小学时候琼瑶阿姨的小说风靡大陆,对台湾的印象就是在水一方,几度夕阳红,到后来的不能说的秘密,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等等。不过想去台湾还是因为海角七号。镜头中的台湾没有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炎夏午后安静得让人想要哼唱一曲“宁夏”,而宁静的日常的背后却是历史在主人公的身上流过的滔滔洪流,似乎若不是在那样的海岛,在那个小镇,就不足以发酵酿做出那样苦涩又回甘的美酒。每一幢房子,每一块鹅卵石,每一个邮筒,都是故事的见证。
经过了长达12小时的旅程,含在香港转机的时间,终于在晚九点钟抵达台北桃园机场。
导游叫郑苹果,祖上从福建移民台湾已经有一百多年,应该算是非常正宗的台湾人了。说话是浓浓的台湾腔调,很好听,听上去就很nice的感觉。出发前老公一直提醒不要穿戴有中国,中共,国家领导人标记的服饰,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当我还在猜测面前这个和我们不是“一个统一战线”,又不知蓝绿的导游会怎么介绍台湾的时候,听到她把大陆称做祖国,把我们称作是来自祖国的亲人,差点感动地掉眼泪。在感受着台湾导游姐姐的热情和亲切中,我们抵达第一天的小旅馆。
一段有故事的旅程即将开始从台北到基隆就像从大兴去了趟回龙观
第二天七点就从小旅馆出发了,和想象中的台湾还是有蛮大差别,电视剧中所见的豪华建筑和别墅是一处都没有看到,一路上若不是因为苹果的台湾腔,我会以为身处大陆二三线城市,相似的街景,相同的安静。
巴士经过颇有传奇色彩、由宋美龄亲手打造的圆山饭店,远眺了台北101大楼后,很快又进入曲折弯多的小公路,后来才知道那条行驶各种大车的“小公路”是城际公路,可是并没有一会儿功夫,车子就绕出大山,视野顿时开阔,看到一片海域的时候,表明我们爬到了台湾省的最北部,基隆。What?曾经以为基隆和台北是相隔甚远的城市哇,这个距离,也就是从大兴开车去了趟回龙观。第一次感到,额,台湾,好大!
86从野柳地质公园出来,还不到九点,趁着游客还没有出动,我们已经登顶101大楼,去过迪拜的哈里法塔,对于101便没有特别的感慨,加上四月初的台湾还常常是雾气朦胧,很快就离开去了蒋介石的中正纪念堂。
从国父纪念馆方向远眺台北101大楼在台湾的第一顿午餐是牛肉面。店面非常干净,不算布置的特别有心机,但也是干净温馨。可坐六人的餐桌上已经摆好了六盘小菜。在台湾吃面,面、汤,还有小菜都是可以免费续加的。服务员看到男士吃完马上就过来询问要不要加面。可能在大陆除了白开水,很难免费加到任何东西,所以店员的热情还是让我有些讶异,也不免在心里嘀咕,台湾人是傻么?
接下来的几天都走马观花地去到了每一个陆客该去的景点,101大楼,中正纪念堂,士林官邸,故宫博物院(北京的故宫只能叫个“宫”,台北的故宫必须叫做“博物馆”,看到了梦想中的翡翠白菜,只有手掌般大小,晶莹剔透,的确有国宝风范。比较遗憾的是没有找到传说中的“五花肉”)。后来几天去了台中的日月潭,嘉义的阿里山,高雄的打狗英国领事馆,向往已久的垦丁,好山好水好无聊的花莲,以及在清水断崖边观赏到的黑潮。。。。。。
宝岛明珠日月潭 美丽垦丁的白沙滩 清水断崖旁观太平洋黑潮岁月在这名门之后的身上也留下了许多无奈
想象中的台湾是十七岁嗲声嗲气的少女,也许对台湾的印象都来自于娱乐节目或影视剧,久而久之那些光鲜的面孔竟成了我对台湾的主要认知,直到踏上这片土地,亲眼看到她,才看见岁月在这名门之后的身上也留下了许多无奈。
城市的市容市貌就如同人的衣服。台北和高雄算是台湾经济实力最好的两个城市吧。穿梭于城市的各条街道,有时车行,偶尔脚步丈量,能看到曾经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努力,整齐之余,却不免显露出豪华过后的老旧。那些二十多年前非常宽敞的街道,如今已经显得有些局促。即便是台北地标建筑101大楼,竟然也开始透出一些古朴与低调的气质,与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世界top高塔的气质有些出入。
古朴的嘉义街景 高雄街景一瞥对比当年的亚洲经济四小龙,现在的世界早已被金砖五国所代替。台湾当年靠加工制造业、电子元器件制造和液晶面板研发生产奠定的经济优势已经被陆地近20年来的互联网经济、金融和科技创新的新经济浪潮所取代。科技创新力的衰弱和经济内在消费的乏力,让台湾像是从体格健硕、精力充沛的阿里山少年变成了持重保守的中年大叔,看上去更加老成稳重,实际是因为缺乏内在的活力与爆发力。而当年在四小龙中占据席位的香港因其亚太金融中心的地位以及中央予以的经济支持,仍然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发展。而新加坡一直以来就走在金融创新的先头部队,先是在互联网银行领域的探索成为全世界传统金融行业对抗互联网浪潮的典范,近几年又在绿色金融、Fintech的探索上展示了自己的成就,将当年的伙伴甩出几条街去。
历史,永不愈合的伤痛
作为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提到台湾,总是离不开两段历史,日据时期和撤退早期。台湾人把1949年蒋介石战败到台湾称作“撤退”,也算是保全蒋公的面子,两岸政治立场不同,姑且因地制宜,把那段岁月叫做“撤退时期”吧。
日本统治台湾始于清政府甲午战争失败后,于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作为殖民地,从此开始五十年的日据时期,直到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回归。因为在大陆也听到一些关于日本殖民台湾的传闻,一些和历史课本不一样的声音,说日本在台湾殖民期间,是把台湾当做第二家园来建设,给台湾人民教育、输出技术,也有大量和台湾人通婚联姻的日本人,台湾人对日本的感情大大超过了对祖国的期待。带着对这些问题的困惑,我和苹果、潘大哥(长得很像台湾同学的司机大哥)、民宿老板都有简单的询问。起初问题他们对日本的看法,还会有些怯生生的,毕竟曾经是伤疤。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因为我是来自大陆,给我的反馈都是一致的,没有人会喜欢殖民者(感觉我们另一个被殖民的同胞好像就不是噢),日本作为殖民者也是一样在台湾恣意抢掠,台湾人民在日据时代也是属于二等公民,完全没有自由意志。至于教育和技术,台湾人也只能学习农业和医学。学习农业是给屁大的霓虹国提供物质资源,而医学是为了日后战争培养医护人员好上战场。而与技术和经济发展相关的什么化工化学、机械等专业,台湾人是没有资格学习的。
日本在台湾的统治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十年,但给台湾留下的影响却是渗透在生活各个细微之处的。台湾和日本都属于独立岛屿,所以在物资上有天然的紧缺感,对物质,哪怕是空间都非常珍惜。在花莲乘坐苏花铁路小火车的时候,发现有专门为女性乘客保留的夜间专门车厢,和日本地铁的女性专列应该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在这里乘坐苏花小火车返回台北 小清新的站牌让候车也有了些趣味 专为女性乘客预留的夜间候车区 火车便当让人有了一种小时候春游时的兴奋感第二个不得不说的阶段是蒋统时期。那段历史就不赘述了,蒋介石“撤退”的时候不仅带走了大批的文物,大量的文人学者,还有为了以后“解放大陆”而储备的官兵(比如余则成)。这些跟随老蒋来到台湾的不仅有当时的国民党官兵,据说在撤离前还在各地“抓壮丁”,印象中爷爷有一个兄弟就是在那时候失散到台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蒋逐渐老去,大陆共产党的政权却越来越稳固,“反共复国”的希望也越来越渺茫。老蒋去世的时候,那些老兵归家的梦想像浪花拍打在礁岩上,变成泡沫在阳光下蒸发成水汽。有些老兵在台湾成家,开枝散叶,有些则始终孑然一身,也许是惦记着在陆地的老婆孩子,也许是不愿意在落叶归根的那一天有任何牵绊。而时隔半个世纪,海峡对岸的那个家到底在哪里,他们真的还能记得吗?而那些离别地突然,又没有等到两岸三通的老兵,这一生是在怎样的渴望和煎熬中度过的呢?那些历史留下的伤痛,恐怕是永远无法愈合了吧。
祈求和平与人类同在!
以终为始
台湾八天,和每一次旅行一样,美好又匆匆。台湾游记,是写得最不像游记的游记。这个地方太熟悉,不必拘于山水形容,这个地方太陌生,非要自己走一遭。盛名之下,初次见面,心中不免失落嫌弃。而这些天的写作,又慢慢勾起了短暂相遇的回味。除了八天里走过的好山好水,我知道还有一个更加人文的台湾,这次和她擦肩而过了。不管我的情绪从渴望到失落再到怀念,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我知道她都一直是个安静温柔的存在。我不知道她还有多少层美妙,也不知道对她复杂的情感会走向何方,不期待,不承诺,只是怀着祝福,等待那个最好的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