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模式
- 模式动机: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对象的行为取决于一个或多个变化的属性(状态),这样的对象叫做有状态对象,对象中的状态是预先定义好的一系列,当此对象与外部事件产生互动时。其内部状态就会改变,从而使对象的行为发生改变。
- 定义:允许一个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他的行为,对象看起来改变了他的类。
- 理解:状态模式的关键是把事物的每一种状态都封装成单独的类(obj),跟此状态有关的行为都被封装在此类中。状态改变时,只需要在上下文中,把请求委托给当前的状态对象即可,该状态对象会渲染他自身的行为。
-
事例说明
电灯开关,状态(on,off)。在不同的状态下点击开关电灯会有不同的行为(亮,暗)。状态是依次转换的 亮->暗->亮....
简单的思路是init时给类赋初始状态值,每次点击时判断此时的状态,if else中作状态对应的具体操作+状态转变。
带来的问题是,如果后来加了亮度等级状态(强光,弱光...)那么开关点击函数中的if else判断会不停增加无限扩展。所有状态对应的行为逻辑代码全步都存在于此函数中,不好维护,其实我们不希望这样的函数存在。
那么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引入了之前说的状态模式。 -
改造函数
首先把context的状态由之前的string变为obj(或者类)var deng = { this.currState = stList.off; ... } var stList = { off: {}, on: {} }
然后将点击按钮所执行的逻辑扔到每个状态对象中
var stList = {
off: {
btnPressed: function () {
/*
* 初始状态下点击的行为
*/
console.log('关灯');
...
this.currState = off.on;
}
},
on: {
btnPressed: function () {
/*
* 关灯状态下点击的行为
*/
console.log('开灯');
...
this.currState = off.off;
}
}
}
接下来改造初始化函数
deng.prototype.init = function () {
var self = this;
...
btn.onclick = function () {
self.currState.btnPressed.call(self);
}
}
完工,通过改造,将btn.onclick中大量ifelse判断运行的业务代码,委托到了每个状态对象中。
如果以后在增加状态,那个只需要在stList中增加对应的状态对象,并修改切换顺序即可。对代码的修改维护十分友好。
-
优点:
1.状态模式定义个状态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将他们封装在一个类里,通过增加新的状态类,很容易增加新的状态和转换。
2.避免context无限膨胀,去掉了条件分支,状态切换也被扔到了状态类中。
3.用对象代替string纪录状态。
4.状态类中封装的行为具有独立性,不互相影响。 -
缺点:
1.会定义许多类,增加代码量。
2.逻辑分散,无法在一个地方就看出整个状态机的逻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