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Cari Romm
译:心理咨询师Mr.杨(psychonline)
你是否将提醒草草记在便签纸上,接着忘记将便签纸放在显眼地方,然后在你的截止时间快到或者结束时,你甚至都未曾看到过那提醒——这样的事情曾经真的发生过吗?
无论从那点看,不是,这并非果真如此。 毕竟,提醒只有在它事实上起到了提示作用了才称得上这个称呼;否则,那仅仅是一些文字在纸上。 不过在心理科学期刊上的一个最新研究,针对以更好更少直觉方式给自己留下提醒进行研究:这个窍门叫“联想型提醒”方法,这种方法是将随机事物和你必做事情列表上事项的形象进行配对。 该研究人员主张,与其记住你不得不做的事情,不如只需记得你给一大杯子或者一个球或者其它你有的东西赋予特别意义;当你过后看那个事物时,你就会记起剩下的事情。
在研究的第一部分,研究人员在一个不相关的在线调查的开始中插入一个额外的步骤,询问参与者他们是否想代表自己向慈善团体捐赠一美金。 为了表示他们想捐款,他们全部人需要做的是在出门途中从靠近门的一堆文件中取一个回形针。参与者然后被问他们是否打算完成捐款;如果他们说是,他们点击进入两个界面当中的一个:一个是简单的“谢谢你”,而另一个是有一条信息告诉他们大象雕像已经放在门旁边做为提醒去取回形针。
稍微费解,但很基础的问题,这曾经是相当简单的问题:一个随机分配、表面看起来随意的提醒能是有效的吗? 研究结果显示,这是可以的——72%看到大象雕像的人记得取回形针,相对于42%看了短信息提醒才这么做。 在另一个实验中,有一批拿到咖啡店优惠券的志愿者,其中有些被告知在柜台上的一个玩具会提醒他们使用优惠券;即使在玩具和优惠券之间不存在内在联系,那些被告知要注意玩具的志愿者稍后会比那些没有收到这样提示的志愿者更经常记得使用他们的优惠券。
过去研究认为理想的提醒只需要一点点就能获得。 首先是吸引注意力的情形——如果它太过于融入周围环境,像钢笔在桌子上,你会有相当高机率忽略它。需要一些似乎很少发生的,比如大象雕像。 第二是时间——在你看到提醒和你需要去做之间需要有特定的、不多不少时间,不管提醒暗示你的是什么事情。 “在预先形成的意图可以实施时,提示必须在精准的相应的未来时刻进行传达,”研究人员写到。“即使是在行为可能实现前几分钟出现,都会致使提醒无效。”
不过,这个独特策略的问题是,在最初,需要用一定的认知努力来做必要的联想。 给会议设置闹钟是一次性的事情;在柜台面玩具和你钱包里的优惠券建立起思维桥梁是需要你在脑海里无限期地保持那关联。
为此,研究人员建议,这窍门也许会在便签纸和闹钟不起作用的情况下是最好选择,像事情没有固定日期。“ 这种联想式提醒的方法同样会非常适合在记起见机完成一个动作,同时接下来的动作只会未来未知的时间里发生,”他们写到。“比如,你可能想记得下次刚好在便利超市时买尿布,或者是在下次他或她给你打电话时问下预约就诊怎么样了。” 或许可以在下次你去药店付款时,在钱包里的信用卡旁放一个发夹,或者在你和朋友通话时,贴个贴纸在手机上做为提示。 不管这提配参照物是什么,小心选择;否则,这只会多一件会忘记的事情。
原文:http://nymag.com/scienceofus/2016/05/how-to-turn-any-random-object-into-a-memory-cue.html
预约咨询请扫描或长按以上二维码进行预约咨询。 需要快速解疑请扫描或长按以上二维码进行快速提问解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