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考及回复:
我跑题了
爸爸妈妈
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陪陪我
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亲亲我
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夸夸我
如果你们爱我 就多多的抱抱我
陪陪我 亲亲我 夸夸我 抱抱我
陪陪我 亲亲我 夸夸我 抱抱我
这几句都是说的。从下面这句开始,才唱起来。
妈妈总是对我说 爸爸妈妈最爱我
当年我家姑娘听《爱我你就抱抱我》的时候,会哭。
是奶奶发现的。
当我周六回到家的时候,奶奶挺好笑地说:这娃么,一听《爱我你就抱抱我》就哭。
我说:嗯。
我承认,当年的自己,沟通方面确实有问题,我的“嗯”的意思是:知道了,就不要让她听了就行。
奶奶估计以为我是敷衍:真的,你看。
手机,解锁,点了几下
“爸爸,妈妈,如果你们……”就那首歌的开头第一句话还没说完,姑娘就已经哗啦啦了。
“别放了,以后都别放了。”我说。
奶奶笑得:“这娃真奇怪,一听这个就哭。”
我推测,她至少给自己的老姐妹们展示过不下5次……
还有一次,我给她儿歌连播,放到一首闽南语的儿歌《捉螃蟹》,姑娘一听前奏,就开始咧嘴。
赶快关掉,嗯,知道了,记得了,以后这首歌再也不放了。
《老友记》里的菲比·布菲 (Phoebe Buffay)和罗斯·盖勒(Ross Geller)有一次在讨论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到底能不能听到声音。
罗斯说不行,胎教没用,菲比说可以,胎教管用的。
当时正好是感恩节,餐桌上有只火鸡,菲比就建议罗斯把脑袋塞到火鸡肚子里,然后看自己是否能听到菲比的说话声。罗斯瞬间赞同胎儿可以听到声音的观点了。
孩子的感受是很灵敏的。
《爱我你就抱抱我》前面的独白,低沉不开心,后面才欢快起来。
《世上只有妈妈好》虽然对比版的歌词不一样,1、2岁的孩子听不懂,但是从头到尾的那种婉转抒情的音调,孩子受不了。
后来奶奶就想多发现一下姑娘还有哪些些歌听了反应大,也找了《世上只有妈妈好》,当时姑娘一听到前奏后的表现,真赞:她自己飞跑过过去拿手机,直接给关了。
孩子对不喜欢的音乐反感,这件事情不是“哭笑不得”。
成熟后的大人只会对此表示理解,而且不会去笑。
希望你可以不要在亲朋好友面前“表演”孩子这个“技能”。
也希望你不要去发掘“她还有哪些听了也会哭”。
最最后,还有个希望:不要在她三岁的时候,四岁的时候,又去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还奇怪地说:咦?怎么不哭了?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我们淋过雨,所以才想为别人撑撑伞,而不是把别人的伞也丢掉……
祝:
注意表情管理。
早点做个成熟的大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