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访古六(仙曲之某篇)

访古六(仙曲之某篇)

作者: 曾经一个人的树洞 | 来源:发表于2021-09-12 06:26 被阅读0次

    兴教寺-----唯识祖庭

    兴教寺,位于西安城南20公里的长安区少陵原畔,为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即唯识宗的祖庭。公元664年,著名高僧玄奘法师圆寂后,葬于白鹿塬;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又改葬为樊川风栖塬,并修建了五层灵塔,次年因塔建寺,唐肃宗题“兴教”二字,从此取名兴教寺。在这里我们受到了知客僧宽显的接待,他给我们介绍了戒律以及寺院的情况。

    玄奘,俗姓陈,本名袆,河南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候师缎氏镇)人。11岁时熟习《法华》、《维摩》。13岁时在洛阳剃度出家,三五年间,究通诸部,声誉大著。唐贞观三年,因北方连遭灾荒,朝廷准许道俗四出就食,他方得便西行,到达兰州,应当地人士请求,讲《涅槃》、《摄论》和《般若经》。玄奖继而为求佛法独自一人,历尽艰辛三年多潜行来到印度国境。到达那烂陀寺时,等他的戒贤早有感应,寺僧众手捧香花迎接他。戒贤虽年迈,破戒收玄奘为弟子,并破例为他开讲《瑜伽实地论》。  在学习期间玄奘提出的论题在印度无人能辨,他被称为“大乘天”“解脱天”名震五印。五年后,玄奘告别印度国王的多次挽留回国。后受到唐太宗亲自召见,并在长安设大译经场。他取回5700多经卷,翻译了绝大部分,译经的力量非常强大。他先后回、去19年,把戒贤送他的十家论文注解为《唯识三十颂》,后据自证又著《成唯识论》。弟子三千中,主要是窥基和朝鲜人圆测。

    当时,在唐太宗和唐高宗的大力支持下,由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的唯识宗派。因该宗由分析法相入手而表达“唯识真性”,故又名“法相宗”。无论其分析的出发点还是结果都认为一切现象不过是“识”所变现出来的,所以叫“唯识宗”,合起来称之为“法相唯识宗”。又因他们二人常住慈恩寺,世称窥基“慈恩大师”,故也称“慈恩宗”。还因该宗以《瑜伽师地论》为根本教典,故又名“瑜伽宗”。《解深密经》、《成唯识论》和《瑜伽师地论》,即一经二论是唯识宗最基本的典籍。唯识宗以三学戒定慧为主要纲领;分析五位百法;五重唯识观等。 在修行实践上,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内藏的种子有的被染污,有的是清净的。修行的关键是如何清除染污,使所有的种子都变清净,这就能达到涅槃解脱。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认识唯识无境的理论,其次要按照佛教要求进行修持,遵戒律,修习瑜伽禅定等等。

      兴教寺内建有玄奘灵塔,其侧为玄奘两位高徒——窥基和圆测的灵塔。灵塔一层置有玄奘塑像,雕刻精细,整座灵塔造型古朴、庄重,青色的塔壁上隐约透出沧桑之感。

    望着塔壁上的碑文,大家合十以表心中的无限敬佩。遥想当年玄奘大师独自跋山涉水,誓死西去渴求佛法的精神,哪是九九八十一难能囊括的啊!大家无不为之震撼,如获得纯净种子的置换,心清似玉,更加坚定了行修正法的信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访古六(仙曲之某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cn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