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分享式教育教学实操指南——案例篇》。
《分享式的课堂火花四射——"鸽巢问题"课堂实录及反思》。课堂实录看下来,老师没说几句话,不过孩子们的思维,孩子们的表达却很丰富。
"我们要找到至少的,先每个笔筒平均分一支,剩下那一支再放进其中一个笔筒里面,这样就能够保证总有一个笔筒里面至少有两支铅笔了。"
"不对,还有更少的,剩下的两只再分别飞进2个鸽舍里面,这样更少,所以应该是1+1=2(只)"
"我发现一个规律,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就是鸽子数÷鸽舍数=商……余数,那么至少有几只就是商+1。"
"我觉得还应补充,一定是要有余数的情况下才可以是商+1,如果刚好整除,那么至少有几只就等于商了,而且余数还必须小于除数才行。"
……
这样的思考,这样的表述。几乎达到老师的水平了。
看这份实录,我觉得这些孩子平时应该经常交流,经常做分享吧?不断地这样分享,经常如此教学,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对问题的思考也更为透彻。
当然正如第1部分所呈现的,很多从没用过分享式教学的老师和孩子,表现也可以很不错的。只是刚开始用,一个是老师放不开,舍不得放权,总担心孩子们学不好,占着自己讲;一个是学生的确容易停留在表面的热闹,有时还真讲不到点子上。
说到老师放不开,占着自己讲,我想起王绪溢博士写他的徒弟陈蕾的成长的一篇文章《谈谈我的徒弟 》(点击蓝字可以阅读)。他里面也特别谈到老师们的这个通病:
连同这一次到我们建立师徒关系之前,我一共看了她6次课,几乎我看完课评课第一句话就对她说:“妳怎么那么爱讲?”
是的,几乎每一个老师都“爱”讲,他们恨不得把每一个知识点讲透,深怕自己不讲学生就学不会。但说真的,讲了也没什么用,听讲的学习效果是很低效的。
听讲的学习效果是很低效的,这个道理有看过记忆规律的老师应该都懂。听的内容保持力其实也是更低的,比较高的是马上应用或教别人。
我们老师引以为傲的,有条理的,滔滔不绝的讲解,对孩子来说,居然是最低效的学习。但我们却乐此不疲。
我也曾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用一句话表达了我当时的想法:有时候学生粗糙的表达胜过老师精致的讲解。
也许他们的分享的确没有老师那么完美,也没有老师那么精确。但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折腾中,经历了从浪漫到精确的过程。只有经历了从浪漫到精确再到综合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才真正发生。
如果一开始我们就让他们进入精确阶段,很可能是一个拔苗助长的过程。
不管是像王博士这样的研究者的经验之谈,还是用记忆规律来解释,或是分享式教学的实践研究,结果都表明,在课堂中,老师应该尽量的少讲,要留出更多的时间交给孩子自己学习,孩子自由交流,孩子勇敢表达。
从理论到实践,有一步之遥,这一步其实是艰难的一步。我们的习惯,我们的担忧都在那摆着。只有强烈地意识到曾经教育教学方法的偏差,才能想方设法地改进、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