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轼《赤壁赋》中“客”之悲该如何理解?他悲从何来?

苏轼《赤壁赋》中“客”之悲该如何理解?他悲从何来?

作者: 语过添晴sunny323 | 来源:发表于2022-09-08 11:19 被阅读0次

在《赤壁赋》教学中,我发现这篇文章的三四自然段不仅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而且也是最容易出现在高考语文诗文填写题当中的内容。鉴于很多同学都因为理不清这两段的内容,而无法理解文章主旨,我们今天就依托课本,理一理这部分内容。因为篇幅有限,今天我们先来看《赤壁赋》的第三自然段。

这一段写的是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那么“客”之悲是如何表达出来的呢?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是客人在陈述眼前之景,他说这不是曹操的诗吗?由此我们自然想到曹操《短歌行》当中的名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因此而表达出自己愿以山高海深的胸怀,效法周公广纳贤才,为天下而不遗余力的真诚态度。如此宏伟的志向,如此真诚的情感,都证明他是一个真真正正的英雄。接着客人继续说,此地山水环绕,一片苍翠,西望是夏口,东望是武昌,不正是当年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一个反问将听者思绪带入那个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可是不管曹操当年如何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如何所向披靡,而今都已归为陈迹。曹操也罢,周瑜也罢,如今早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怀古之情,在悲哀的情绪中,饱含了当事者对于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同时也透露出对于生命苦短的伤感,即使是周瑜、曹操这样的大英雄也不可能与天地长存!

紧承上面的怀古,客人自然而然地将自己与上面这些大人物进行比较。他说我们如此在江边打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驾着小船举杯劝酒,犹如蜉蝣一般寄生在天地之间,更渺小如沧海一粟。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难言的挫败感:官宦小吏比之于曹操周瑜的身份、功业、可谓有云泥之别,大人物都已随风而逝,更何况是无名之辈,于是消极情绪、伤感之情到了浓得化不开的境地!

最后深感自己渺小卑微的客人,消极情绪无限发酵,他深深地感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在自己浓厚伤感无法释怀的情形下,客人竟幻想自己同仙人遨游,与日月长存。但是他自知这不过都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罢了,于是只能将自己内心的悲伤愁苦借箫声传达出来。以上所表现出来的即是客人虚无主义的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客人之悲,原因有三。第一是怀古之悲,第二是自我渺小卑微之痛,第三是生命短暂之慨。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明天我们接着梳理《赤壁赋》的第四段。最后,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转发、收藏!

相关文章

  • 苏轼《赤壁赋》中“客”之悲该如何理解?他悲从何来?

    在《赤壁赋》教学中,我发现这篇文章的三四自然段不仅是文章的主旨所在,而且也是最容易出现在高考语文诗文填写题当中的内...

  • 徐中玉:苏轼的人生境界

    常读苏轼的《前赤壁赋》,从他虚拟的主客问答中,理解了贬居黄州时他内心的苦闷以及通过思考如何到达了一种比较超脱、达观...

  • 徐中玉:苏轼的人生境界

    常读苏轼的《前赤壁赋》,从他虚拟的主客问答中,理解了贬居黄州时他内心的苦闷以及通过思考如何到达了一种比较超脱、达观...

  • .若无千千悲,何来悲悲曲! 谁怜悲中人,独悲叹身凉! .

  • 《后赤壁赋》赏析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

  • 悲从何来

    你问我悲从何来, 可以从宁静的山涧中 清风徐来 可以从波涛汹涌的海面 呼啸而来 可以从银月如钩的夜色中 倾泻而来 ...

  • 悲从何来

    看了场电影,为男女主人公的故事悲伤不能自己!为这几天的江苏化工厂爆炸中的死难者悲哀不己,从心底的悲都无法用言...

  • 悲从何来

    七天了, 沉默的结果就是失去了一个朋友。 非是无情, 吾道不容。 当我发现死寂的心动复苏, 无可奈何的抹去记忆。 ...

  • 悲从何来

    心里的悲凉,如同厚厚的雾霾,死死的压在心里久久散不去。 回老家过年,虽觉得不是那种发自心底的亲切,但是大家都围坐在...

  • 读书‖读经典《后赤壁赋》(431)

    后赤壁赋 ——宋代: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轼《赤壁赋》中“客”之悲该如何理解?他悲从何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fo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