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分组可见的朋友圈

分组可见的朋友圈

作者: Amay梅 | 来源:发表于2017-01-07 20:41 被阅读0次

在生活中,很多人的朋友圈不算虔诚。

很吊诡的一点是,相较于草根们抢个热门都能几万赞的微博,朋友圈是私密社交起家,是别人窥视你人生的窗口,但两个平台的现状却是,实际好友更少的微博成了真心话发泄地,而一开始私密的朋友圈里,却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表演”。

我们被困在朋友圈的“人情网”里,不得不戴上合宜的面具。

分组可见的朋友圈

你打下一行字准备埋怨team里的猪队友,但在发送前却把所有相关的人都屏蔽;

你跟老公吵架,想发伤心欲绝的控诉,想了想怕看客觉得浮夸,干脆设置为只有他可见;

你可能在一拨人面前低调谦逊有内涵,转头又在另一拨人面前,毫无保留地播送自己的所有“丰功伟绩”。

说白了我们的朋友圈,都是为了让别人看。我们希望有一个完美的形象——在同事看来,是收敛踏实的人;在父母看来,是孝顺懂事的人;在上司看来,是劳怨皆收的人;在老友看来,是前途无量的人。

心理学家戈夫曼提出过“拟剧论”:社会是个舞台,每个人都是演员,扮演着自己觉得需要的角色,并且希望向他人塑造某种形象,期待他人对此形象的回应。

与其说微信让社交错综复杂,倒不如说它只是恰好贴合了我们长久以来的本性——人人都有完美癖,人人都有表演欲。

在“分组可见”里,我们会寻得一种舒适感——我们在不同时间结交不同的朋友,不同的人际网,也需要我们不同的形象。我甚至觉得,能够从善如流地处理好它们,算是一种现代人必备智慧。

只是有时候,我说有时候,分组可见会发展成一种虚伪。

听朋友讲过一件蛮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是他的一个同学,平时在学校特立独行,逼格高高挂起,朋友圈长期只有电影截图或书封,俨然一位独善其身的文艺青年。

可不巧的是,我朋友还认识了一位做创业的朋友,年纪轻轻靠自己开上了特斯拉那种。有一次创业的这位朋友随手发了一条没营养的状态,没料想文艺青年竟给他点赞,还评论“张老板最近忙些什么呀?虽然前途无量,还是要记得休息”。

分组可见的朋友圈

如此分裂,众人皆惊。“分组可见”,让我们永远无法完整得知真相,世界充满罗生门,我们只能拿到其中的一个版本。

我总觉得,那些将“分组可见”运用得炉火纯青,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无比饱满的人,多半是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真正的认同。

纵使人人都有表演欲,但表演,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啊。

怎么讲呢,待舞台幕布被收起,追光灯都撤下,那个孑然一身、字正腔圆念着“完美”台词的人,看起来,真的很孤独。

相关文章

  • 分组可见的朋友圈

    在生活中,很多人的朋友圈不算虔诚。 很吊诡的一点是,相较于草根们抢个热门都能几万赞的微博,朋友圈是私密社交起家,是...

  • 微信功能之我见

    大家都知道自己发朋友圈的时候可以选择分组可见或者不可见。我希望可以增加一个功能是:浏览朋友圈的时候也可以选择分组查...

  • 无奈的屏蔽

    前几天看到一篇《可怕的朋友圈"分组可见"》,内容主要讲的是分组可见,不能把最真实的自己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导致分不清...

  • 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成了我们的屏蔽对象

    大概很多人都会在朋友圈里有这样一个分组——家人。很多时候,发朋友圈的时候,都会设置分组可见,让处在这个分组里的人无...

  • 写作,是背叛自己的一种方式

    “啊!我忘记选择分组可见了。” “怎么办?会不会被同事看到?” 你在发朋友圈时,是否会选择分组可见?担心工作上的内...

  • 你的朋友圈,是否分组可见?

    在没有微信的时候,我们都是用QQ聊天,通过QQ空间了解一个人的动态。现如今大家都在使用微信,刚开始还热热闹闹,大家...

  • 你们讨厌的分组可见,是微信社交整理利器!

    ▣文/王成丽 最近,有一篇爆款文章火遍网络,叫做《“分组可见”是朋友圈最可怕的功能》,说的是人们通过分组可见这个功...

  • “分组可见”是朋友圈最可怕的功能?呵呵哒

    最近有一篇文章很火,火到大部分的文艺公众号都在争相转发。 文章大意是说“分组可见是朋友圈最可怕的功能,因为分组可见...

  • 不谈恋爱,b事没有

    1 我大学时交过一个男朋友。 恋爱时,他秀恩爱对我分组可见; 分手后,他秀恩爱对我分组不可见。 曾经我让他在朋友圈...

  • 朋友圈

    我们加的人越来越多,但真正交心的朋友却没有几个。于是朋友圈分组可见也渐渐成为我们社交的一部分,我认为”分组可见“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分组可见的朋友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gf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