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嘉肴

作者: 纷至沓来 | 来源:发表于2023-10-25 22:48 被阅读0次

    原文:

    虽有嘉肴

    《礼记》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尽管有最好的方法,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学习了然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检查,对自己提出要求。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是学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作品解读

    《虽有嘉肴》一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

    这很容易让我们想起毛泽东在《实践论》当中说的一段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个梨子,亲口吃一吃。"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一大特点非常重视实践,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于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好的。

    进行实践必须抱着现实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以清醒冷静的态度面对现实,是一就是一,绝不说是二。即使错了,也要敢于承认,使言行合一,理论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反对空头理论。这样就有了"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种自然而然的结论。

    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当然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而不能掺杂使假或者骄傲浮躁。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这样来看问题,同样也是现实的和实际的。


    《礼记》编订者﹣﹣戴德、戴圣

    戴德,生卒年不详。字延君。西汉时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

    汉代著名礼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曾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宣帝时立为博士,称"大戴",也叫"太傅《礼》"。曾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今残。

    戴德和《小戴礼记》的编纂者戴圣(戴德之侄)都是西汉经学家后苍的弟子。

    戴圣,西汉官员、学者,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生卒年不详,字次君,世称小戴,西汉梁(郡治在今河南商丘)人。与叔父戴德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今本《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戴圣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者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

    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

    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

    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虽有嘉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hy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