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访仙镇的蒯国贞今年55岁,自己经营一家公司很是忙碌,最近,他又抽出时间和志愿者一起投身于“高水平小康·丹阳在行动”的走访中,忙上加忙,但他看起来却很快乐。2016年,蒯国贞加入了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除了他自己,他的爱人、儿子儿媳、孙女以及亲家母也都加入了这个团队,一家人投身公益,热心于帮助他人,他觉得从中收获了很多。
100多个家庭带来不一样的感动
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邻居都会看到蒯国贞穿着一件黄马甲,匆忙的身影从来没有停歇过。这件黄马甲是他的义工服,除了工作外,蒯国贞的业余时间都会投身于公益。从2016年开始,他担任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访仙分队队长,自那时候开始,他便和分队的志愿者一起,出钱出力,帮扶访仙及周边的困难家庭,至今已经帮扶过100多个家庭。
讲起这些年的帮扶经历,蒯国贞说,周银珍家庭是他记忆最深刻的。2016年,蒯国贞第一次组织帮扶活动,便是帮扶的周银珍家庭。周银珍今年52岁,多年前因为脑溢血一直瘫痪在床,需要人照顾,那一年,周银珍的爱人便辞职在家,全职照顾她。“周银珍只是身体瘫痪,脑子清醒,但因为脑溢血并发症,说话很不清楚,一般人都不知道她说什么,只有他爱人能听懂。”蒯国贞说,因为周银珍的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她爱人24小时照顾,孩子还在上学,家庭却没有收入,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艰难。
原本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家庭成员生病而陷入困境,当天走访过后,蒯国贞立即在分队中组织爱心捐款。“第一次我们捐了6000元,为她家的孩子上学解决了燃眉之急,也能满足一家人的基本生活。”蒯国贞说,对于这样的家庭,他们并不只是一次性的帮扶,而是长期关注,每逢节假日,志愿者都会到周银珍家,带去生活日用品,帮着做家务等。后来,访仙分队还组织了第二次捐款。
“这个家庭感动我的是,丈夫多年如一日照顾妻子,虽然自己身形消瘦,但他从来没放弃,而孩子也努力学习,十分励志。”蒯国贞说,不管生活多艰难,这个家庭依旧在努力奋斗着,这促使他们更加乐意去帮扶,访仙分队帮扶周银珍家庭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现在,周银珍的状况也好了许多,说话也比较清楚了。
蒯国贞告诉记者,帮扶活动中,很多人从原来的被帮扶者成为了他们团队的志愿者。“2018年,官庄村的邱永光因为胃癌和肝癌,分别做了两次手术,当时我们如意慈善为他捐了款。”蒯国贞说,病好之后,邱永光加入了他们分队,开始帮扶别人,并且一直坚持。
一人热心公益,家人相继加入
“这几年,我父亲比以往快乐了不少,他总是说,最近几年虽然很忙碌,但和志愿者一起帮助别人,心里很踏实。”蒯国贞的儿子蒯旭超说,他算是父亲投身公益的“领路人”。2014年,蒯旭超加入逍遥如意群(如意慈善公益服务团的前身),和志愿者们一起帮助一些困难家庭。工作之余,有了这么一个爱好,感觉很充实,所以只要有帮扶活动,他基本上都会参加,蒯旭超的爱人对他很是支持,并且经常和他一起参加帮扶活动,成为了志愿者。
下班之后,儿子儿媳总是很忙碌,蒯国贞很纳闷,于是找到儿子谈心。“当时他告诉我在帮扶困难家庭,我还将信将疑。”蒯国贞说,为了印证儿子的说法,他的爱人刘文珠第二天跟着儿子一起去参加帮扶活动了,“回来之后,我爱人就一直跟我讲那天的帮扶活动,要拉着我一起去做这些事。”
因为小时候的经历,蒯国贞工作之后也一直保持着乐于助人的品质。蒯国贞还在上小学时,父亲得了肠梗阻,正是因为亲戚和村民的帮助,才渡过难关,后来上初中,两个舅舅和村民们也给予了蒯国贞很大的帮助。“那个时候如果不是大家的帮助,我很难上初中,而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完成了初中的学业,但因为家里实在太苦,初中毕业我就出来工作了。”蒯国贞说,经过多年的打拼,他现在有了自己的企业,自己一家人的生活好了之后,他便经常回馈社会。和爱人一起加入如意慈善之后,蒯国贞的亲家母周成梅也加入了团队,一家人一起热心公益。
蒯国贞的孙女今年才上一年级,但她却和长辈们一样,懂得经常帮助别人。蒯国贞说,两年前,孙女蒯钰馨还在上幼儿园,那时候开始他就经常带着她去走访帮扶,耳濡目染,虽然小小年纪,蒯钰馨也成了一个热心帮助别人的人。“前不久放学回家,小孙女蹦蹦跳跳地给我说了一件事,让我感动。”蒯国贞说,孙女的同桌因为身体原因,反应跟不上,并且喜欢乱跑,为了帮助同桌,上体育课时,蒯钰馨一直拉着同桌的手,带着她做活动,既防止了同桌乱跑,又带她学会了做游戏。
一家六人热心公益,这让蒯国贞觉得很自豪,记者采访时,他还一一罗列着分队这些年帮扶了哪些家庭,队员取得了哪些荣誉,一家人因为帮扶别人也多了很多的共同话题,家庭氛围愈发融洽。
经营公司本身就是很繁琐的事,很多人问蒯国贞,花这么多时间去走访帮扶,几年来自己还捐出十余万元的爱心款,图什么,又得到了什么?蒯国贞回答:“你要问我有什么收获,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还融洽了家庭氛围,这样一举多得的事,我为什么不去做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