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一个台湾大学欧丽娟老师的讲座片段,她谈到了直线型时间观和圆形时间观。所谓直线型时间观,即时间是从前往后推移、不可逆转的,有起点就意味着有终点;而圆形时间观则认为,时间如同一个圆,循环往复,死亡的终点就是生的起点。
其实如果从现实层面去谈,当然直线时间观是对的、符合实际的,毕竟人死了就是死了,不会复生;历史过去了便是过去了,不会重来。所谓的循环,似乎不过是人发明出来安慰自己的东西。
可是在这个讲座里,欧老师指出,很多学者对此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人对于时间的观念,并不是生下来就注定如此。历史是人类发明的概念,所有的记录时间的方式,农历、公历,皆是人的产物。而在“纪历志”出现之前,人类认为时间就是循环的。
这又不禁让我陷入一丝丝动摇。
我以为的,是真的吗?我们都这么以为的,就是真的吗?
的确,我从小到大就相信——时间一往无前,不可回头,而且我对此看得如此之重,以至于这么多年里我一直在焦虑地赶路,想要获取更多、不断成长。我是收获了许多,可是我常在夜里做被人追赶的噩梦。这似乎意味着,我被推着走的速度比自己真正能走的速度,快了一些。如何做到寻求完满,而不会落入恐慌?
圆形时间观所持的这种“当下皆永恒,仍可回到此刻”的看法,恰好可以治愈直线型时间观带来的失落感和不满足。即使有一天“我”死了,“我”的生命也并没有停止,因为它化作了另一种形式,出现在了世界的另一个角落。能量流转,生命不息。
在我看来,直线型时间观使人动,圆形时间观使人静,它们看起来似乎的确是对立的。其实不然,正如动静并不对立。因为在圆形时间观里,时间看似静止不变,但人和物仍然是在流动的,当此刻走过,当生命逝去,再次回到原点的时候,你看那生命、那时间,好似是原先的那个,但其实又比原先上升了一层。而在直线型时间观里,人看似在不断地往前走、没有片刻停留,但里面的人又都停留在了一种永不满足、永远疲惫的状态。
所以认识这两种时间观真有意思,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倒也不能说谁胜过谁,只是会发现,人可以走出自己既有的观念,接受一些认知阈限之外的东西,便不会太过于沉溺在悲伤和无奈、或者自得与死寂之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