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个朋友跟我说她妈妈下周三过生日,打算这周末来学校和她一起过,顺便给她带些冬装。本来是一次家庭生日聚餐,但是朋友却又单独叫上了我,这让我受宠若惊。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见到她的父母了,但是这次饭桌上的聊天让我觉得实在有必要专门写一篇文章来表达我对叔叔阿姨的好感。他们一家人绝对是我见过的最幸福的家庭(发自内心的幸福是装不出来的)。
在说叔叔阿姨之前还是先说说我的朋友吧。
当我第一次见到我那个朋友时,就感觉到她很开朗,也极有教养。到后来我看到她的父母,我想明白是为什么了。
第一次见她父母是带她父母参观校园,他们一路的闲聊让我感觉到她从小生活在一个平等开明的家庭里,她可以指出父母做得不好的地方,而不会受到父母的怒眼相待,如果她说得有道理,她父母会及时给她肯定(这一点很重要,经常夸奖孩子是很多中国父母忽略的一点)。这种互动我经常在她父母和她之间感受到。即使是一件芝麻大小的事,只要做得好她父母都会马上给她正面回馈。比如她嫌父亲雨伞收拾得有点乱,便重新捋顺收好。她爸爸就夸她爱整洁的习惯很好。表扬一两次不见得有什么用,但积累多了就会让一个人的性格变得活泼积极。
她的专业是服装设计,我问她是不是自己选的,她一脸兴奋的样子说对呀,这就是她想学的。然后她妈妈就说了有一次她女儿跟她逛街,她女儿给她挑了几件衣服,阿姨穿这衣服去单位上班的时候,她的同事都夸她穿这衣服好看,然后她炫耀地说,这是她女儿给她挑的。所以阿姨很支持我那位朋友学服装设计。
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艺术类专业学了前途不明朗就一票否决儿女的志愿。相比之下,我的朋友无疑是幸运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而且还能够得到父母的支持。
她手机里有学校各种植物的照片,很多花草树木她都能叫出名字。而这一切要归功于她的父亲,她父亲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尽管是个内科医生,但也是个植物爱好者,看见一些不认识的花花草草就会上网查,积累了不少植物花卉方面的知识,所以我朋友就会把她在学校拍的植物照片发给她爸爸看,问她爸爸那是什么花或者什么树。
记得第一次见她父母时,在我们路过开着睡莲的池塘时,我朋友说,睡莲好可怜,在这么冷的天泡在水里,然后她爸爸就问了句学校的睡莲一年开几次,我被这个问题问傻了,我在这个学校里面已经呆了4年,我以为我对这个学校很熟悉,但是却从没有留意观察过每天都会路过的睡莲池塘。在那一刻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对自然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不仅是她,她一家人都对大自然都很关心。那次我们在路上看见一根夹杂着血的羽毛,当时阿姨就停下来说好可怜啊,这个鸟可能被车子撞了,随即一家人也就停了下来,都表示一种对生命的怜悯。有多少人为了一根带血羽毛同样停下来过?后来我们走到丽泽湖,叔叔看见一个鸭子把头沉下湖面,“挺可爱的”,然后一家人又停了下来,看鸭子戏水的场景。如何让孩子学会尊重生命欣赏自然的美,跟他们父母散一次步吧。
对了,也许是她英语不好,她父亲会每天给她发一个英文的名言名句。所以她父亲对她来说差不多是个百科全书一样的存在。
她妈妈这一辈子的开心有一半都是为了别人的事而开心。
叔叔这话我信,因为从我第一次见阿姨,阿姨就一直笑呵呵的。在餐桌上阿姨和我们分享了她同事家的喜事,她说别人家子女的幸福就如同在说她自己女儿碰上好事。阿姨说别人愿意把家事和我分享,是因为我又不嫉妒又不眼红别人的好。如何去教育子女远离妒忌心,在阿姨那里我看到了言传身教。
闲聊中阿姨说她坚决不去日本旅游,因为她听很多去日本玩的同事说日本的民间餐厅拒绝中国人入内消费,接待中国旅游团的餐馆提供的食物都是源自福岛地区。这让她接受不了。然后叔叔就打断说阿姨不要别人说什么就相信什么,一个问题有很多复杂的因素,随即他就举了他去欧洲旅行的例子,当时他对当地导游说他想去梵高馆,导游瞬间惊呆了,“你们不是一般的中国人”,就这一句足见那些中国游客给外国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所以不能怪别人歧视中国人,有时候是中国游客自己没做好。
但是即使阿姨不喜欢日本人,也没有偏见到极端。她没有反对女儿接触日本弓道文化。不以自己喜恶为中心强加给子女,中国父母有多少能做到啊?
在我们给阿姨拍生日照片时,只见叔叔说“沾点光”,随即把头凑近了阿姨的头,同时手搂着阿姨的肩膀,中年夫妻仍然能保持身体上的亲密,我感到很难得,所以我就问叔叔阿姨当年是怎么认识的。这个话题无疑是翻开了我朋友家的经典历史。因为他们一家人每个人都抢着和我说这段传奇。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富家女爱上穷小子的偶像剧。
阿姨说是在同一个单位认识的,叔叔接道,当时两个人的科室正好相对,经常见面,对阿姨心向往之。在一个合适的契机下,他终于按耐不住约阿姨出来吃饭。她女儿补充道阿姨当时是班花(阿姨现在的气质也很好,经常被人以为是老师),被很多人喜欢,但是因为她外公的官很大,所以很多人不敢追阿姨,所以她爸爸凭着一股不知者无畏的傻劲打败了很多人。
但因为叔叔是农村出身,所以我好奇难道没有门不当户不对的顾虑吗,阿姨说当时她家把叔叔的档案底细早就调查清楚了,她爸爸(我朋友外公)觉得叔叔为人靠谱,她自己也觉得叔叔不仅懂电脑,英语又说得顶呱呱,阿姨还没说完,就被叔叔插了一句“不要把我说得那么伟大“,但是阿姨继续说叔叔的十八般武艺各项全能,所以尽管当时有很多人给她介绍和她背景相当的贵族子弟,她还是选择嫁给叔叔。叔叔又谦虚地接道“发现嫁给了一个很平凡的人”。
我以为叔叔阿姨是闪婚,结果叔叔来了一句“不是闪婚,我们是裸婚”。可是要知道以阿姨家的社会地位,完全有能力很隆重地举行婚礼,当时连他们市的几大银行行长都打算出席。可是叔叔却决定拿这笔钱直接和阿姨去泰国度蜜月,双方的父母是在我朋友出生满月之后才见的面,叔叔阿姨思想之超前实在让人瞠目结舌。但是这却是阿姨的遗憾,我朋友也在餐桌上认为父亲当时辜负了外公的一片好意,应该按照外公的心意办酒席,于是她父亲就表示等到金婚再好好办一场婚礼,还说以后每周六约上双方在世长辈父母去吃斋饭。
作为父亲能接受女儿的批评,还懂得说好话,一家人关系不和睦怎么可能呢!
两个出身不一样的人生活在一起,会不会有很多矛盾,我朋友说,当然啊,他们俩经常在家里吵架。阿姨和叔叔也补充说到他们各自认为合理的习惯。但是可以感觉出来这些细节的冲突并没有影响到两个人的感情。
阿姨不仅是一位好妻子,也是一位好母亲。
在阿姨眼里,我朋友是没有经历过叛逆期的,女儿的心事她都知道。女儿交什么样的朋友她也清楚,因为基本上她女儿都会把好朋友带回家玩。她也知道如何防止孩子早恋,“多给点关心,多和女儿沟通,她不缺爱了哪还会想那些事”。
在我们打算快要离开餐厅时,叔叔坚持要把蛋糕盒收拾回原样再走。修养尽在细节处。
出餐厅欲散步去,只见叔叔阿姨十指相扣地走在一起。
临走之前,妈妈陪女儿把车里的衣服拿到宿舍楼,阿姨提醒女儿给爸爸一个拥抱,“不要让爸爸一个人孤零零地看着你的背影”。
在冬风不带多少善意的天气里,阿姨内心对丈夫对女儿满到快要溢出来的爱意,让我全身有如围在炉火旁般温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