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细读施展新书《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

细读施展新书《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

作者: 顾盼无俦 | 来源:发表于2020-03-24 18:14 被阅读0次

    一、本书的写作背景

    2019年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事件,其规模之大史无前例。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连锁反应,比如有很多新闻消息说,中国的制造业为了躲避美国的高关税,很多都在向东南亚、尤其是越南转移。甚至有人说,越南正在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最大赢家,会接替中国成为下一个世界工厂。事情果真如此吗?

    纸书可以细啃

    本书作者施展老师带着这样的问题奔赴东南亚,尤其是越南进行田野调察,因为真实世界的底层逻辑,永远不是在书本上就能体会得到的,必须到具体的人和事当中才能把握得住。

    二、本书的四大结论

    中国制造业,是“转移”还是“溢出”?

    第一,并不存在什么中国制造业向越南的“转移”,在我看来,这种所谓的“转移”,更应该叫做中国供应链向东南亚的“溢出”。(转移了:1.对供应链要求很低,并且对于远距离物流成本很敏感的产品,比如玻璃、水泥等。这类产品适合在靠近市场的地方生产,因此能从中国转移走。2.对技术、供应链要求不高,但对人力成本敏感,讲产业流程中特定的工序转移到越南,往往是最后的组装工序。)

    第二,越南并没有机会复制当年中国走过的道路,未来它只能嵌合在中国的供应链网络当中,来寻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因为在中国的经济结构当中,有一些过去经常为人所忽视的、无法被别的国家所复制的特殊优势。【这里主要是指 1.中国东南沿海制造业体系的完善,强大的供应链体系 2.“广州”的超大规模优势 3.中、越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为什么越南不可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这不仅是因为越南的规模太小,和中国没法比,更重要的是,由于越南面临的结构性困境,它已经没有机会发展起自身的重化工业,而重化工业是工业经济的基础设施,没有这个基础设施,世界工厂根本无从谈起。(关于重化工业后面相关论述)】

    第三,民间经济活动的逻辑,和政府政策的目标,越来越分岔,有时甚至会走上两个不同的方向。中国民间经济的活力,比我们通常所看到的还要大。

    第四,民间经济和政府政策的分岔,背后反映的是另一个新趋势,就是随着技术和生产流程的演化,经济越来越不是以国家为单位来运转了,经济的空间和政治的空间,逐渐演化成两个次元。这就让过去的全球经济治理秩序已经不灵光了,走到了需要变革的时候。而“商人群体”在这种变革当中,会起到很重要的一种作用。

    三、产生思想地震的点

    1.“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批评是精准,产业政策确实会经常扭曲市场价格,让资源流到原本不会去的低效率领域,但从国民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效率并不是经济中唯一要考虑的要素,国民经济的自主性同样需要关注。从自主性的角度来看,有些投资规模巨大的行业,比如重化工工业,相当于工业经济的基础设施,也是经济获得自主性的基础条件。它们在先发国家已经是成熟产业,进入低利润水平的阶段,依照自由市场的逻辑,后发国家并没有机会发展起这些产业了,除非通过产业政策的扶持。在这种意义上,对于那些有大于经济领域追求的后发国家来讲,产业政策带来的低效率是可以忍受的代价。”(p27)

    思考:读到这里想到电视剧《大江大河》里面主人公宋运辉就是我国重化工业艰难起步中典型的“我辈中人”。其中宋运辉、雷东宝、杨巡的人生轨迹呈现这四十年里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的改革和变化。其中一条故事主线,主人公宋运辉大学里学的就是化工专业,毕业之后,他在一家国营的化工厂里面进行工作。故事背景描述的是咱们中国改革开放中国重化工业艰难发展的过程,化工产业不仅对技术、设备要求很高,更重要的是化工产业的生产流程过中的隐性知识(也称为“工厂技术知识”),这些隐性知识的获得非前人的经验积累不能得,并且重化工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是成熟产业,整个行业已经进入低利润水平的阶段,但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重化工业必须搞,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成本利益分析,是直接被pass的,这时候产业政策这只手必须主导发展,去做这“亏本的买卖”。在电视剧《大江大河》里宋运辉所在的国营化工厂这就此时中国重化工业“创业维艰”的缩影,缺技术、缺设备(用外汇购买国外设备)、缺人才、缺勇气(对旧的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需要极大的想象力和勇气)。ps:好像中国34个省份,每一个省份都有自己的龙头化工企业,兰州的“兰石化、兰炼”、南京的“扬子石化”…

    宋运辉在工厂读书馆借阅化工相关书籍

    【彩蛋】写这段的时候,利用微信的搜索《大江大河》相关资讯,就看到了一位老师在2018年发的朋友圈,不乏是一段优秀的综述内容️ 复制如下,以补充背景资料:

    “昨天才知道,原来《大江大河》就是改编自阿耐的长篇小说《大江东去》,王凯演宋运辉,气质是接近的,该剧讲述1978-1998二十年大戏,八十集,应有看头。当年读后感贴上备忘——https://www.jianshu.com/p/ffc1eda17a27这几日在读小说续篇《艰难的制造》,是讲述《大江东去》后十年(1998-2008)间的故事,宋运辉、杨巡们依然都在,依然没有简单绝对的好坏,他们就在我们的周围,行色匆匆,与时俱进,和成长起来的新生代们一起,或并肩战斗,或彼此竞争,为了作为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的民族制造业的强盛,一如既往,砥砺奋斗。”

    2.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目录当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让中国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3.越南在2018年的经济增长率是7.08%,快超过中国的6.6%。如果仅仅看增长率对比,你可能觉得越南会对中国构成挑战,一旦把规模考虑进来就会发现,增长率能说明的很有限,2018年中国的GDP是13.6万亿美元,越南则是2425.5亿美元,后者大约是上海的1/2,深圳的2/3,不到苏州的9/10,大致相当于山西或黑龙江的水平,略低于云南和内蒙古,略高于贵州,如果把越南2018年的GDP和中国各城市的GDP放在一起排序,越南能排在第8名介于苏州和成都之间。

    4.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高材生,南下进入工厂当起了产业工人,但是本身的高文化水平和能力让他们虽在基层,但可以获得足够多的关于生产技术的隐性知识,随着企业一起成长。而中国的这种人才水位落差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人才红利。(这种人才是overqualified,而现在是学历过度膨胀)

    5.化工产业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大化工,也就是石油化工,它是生产初级原料的,比如乙烯。这类产业的特点就是工厂规模和投资额都很巨大,后发国家很难纯靠市场机制发展起来,就如日本、韩国只能通过财阀发展起来。大化工是现代工业基础中的基础,也是完整工业体系的前提。另一类是精细化工,比如生产药品所需的化学制剂。这类产业的特点是生产流程长且复杂,每一步都需要稳定的工艺,没有大化工的国家可以通过进口大化工的原料来进行精细化生产,但这需要相对较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大化工对于市场规模的依赖度比较高,所以中国有着独特优势。

    四、书中的金句

    1.任何人在行动的时候,对于过往的成功都有着相当程度的路径依赖。

    2.真正的企业家要做的就是破坏过去的成功路径留下的行为规范,敢于冒险,承担巨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创造出一个激动人心的心愿,并在此过程中对产生要素进行各种全新的组合,但在完成了创造性破坏之后,必须形成新的规范,才能把创新的成果,有效地保留下来,在新规范形成的过程中,职业经理人就会参与进来去落实新的规范。(事物发展的规律往往自己不可知,而自己亲身实践的成本太高,通过读书或者别人的口传心授,这可能是一条捷径获得新知的捷径。)

    3.所谓信用,就是把未来可预期的收益折算到现在并交易出去。

    4.身份差异就可以让人们低成本地判断他人的信用基础,但这种信用基础无法进行无差别的扩展,经济效率就比较低下。(身份社会与契约社会,身份社会信用的交易成本远大于契约社会,而商业只有在契约社会里会蓬勃发展。)

    5.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手段。

    6.美国创新,中国生产,全球销售。

    【由于大小公司在创新上的不同运作逻辑,最终的结果就是很多市场占有率很大的大公司,他们的创新不是技术层面的创新,而世产品层面的创新。我们甚至可以说,这种产品创新就是观念观念,而观念创新是无法杜绝被模仿,因此大公司只能从追求技术壁垒转为追求速度壁垒,让自己创新的速度比别人快,才能确保自己的优势地位。(苹果公司就是典型的例子,自己创新idea,产生外包)】

    7.要了解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表达自我身份的历史叙事,有两个办法:一是看它的国民教育是如何讲述历史的;另一个是看他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就是其历史观的表达。

    8.如果光有公路却没有车,公路本身也就没有意义了。

    9.中国在世界经贸结构中起到了“枢纽”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中国的制造业能力实现的。

    读完推荐给从事工业产生的朋友,并于之探讨

    复盘比读新书还累,还有很多精彩的点没有总结归纳,整本书于我都是新知,笔记只是引子,只是记录,难免断章取义,怎么样都不如你一看原著。

    2020.3.24

    顾盼无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细读施展新书《溢出·中国制造未来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la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