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我依旧会想起每逢周末去车站取馍馍的情景。那时,我正在读高中,由于县城离家较远,于是,我基本上一个月才回一次家。而去车站取馍馍则成了我跟家里联系的唯一方式,毕竟那个时候手机还没有普及。
馍馍每次从车站取回盛馍馍的纸箱子,便迫不及待的打开,因为我知道那里面不仅有妈妈的礼物还有爸爸的馈赠——一份近期的《人民日报》。自从爸爸得知我爱看报的习惯后,便每次在盛馍馍的箱子底放上一份报纸,一来可以保护馍馍不受灰尘的袭扰,二来解我看报的馋心。报纸的油墨香夹杂着馍馍的香味一起扑面而来,一边吃着馍馍一边看着报纸,可谓精神与肉体的双丰收,想必前人所讲的吃墨也不过如此吧!正是看报让我从中不仅了解了时事政治也汲取了文学的养分,更使我爱上了文学和写作。现在,我的手机中最不能缺的就是新闻类APP,当然《人民日报》的APP永远留有一席之地。
现在回想起当年吃着馍看着报纸的情形会忍不住打开冰箱找点吃的,总觉得光刷屏嘴里不嚼点吃的心里不踏实。有一次回老家向我妈提起当年上高中时期我积攒下的《人民日报》的报纸还在不在,结果,我妈说早已经送人了,剩下的也被剪成瓜套套了。原来,自从我上大学那年,村里开始推广制种产业,许多农户都改变以往的种植模式,纷纷改种制种西瓜、葫芦、西红柿、辣子等商业农产品。就拿制种西瓜来讲,它并不是要农户卖西瓜,而是将西瓜籽抠出来晾干装袋运往别的地方作进一步深加工,我们现在用的有些化妆品中就含有从西瓜籽中提取的成分,当然,更多的是制成了种子销往全国各地。由于这种瓜的品种比较特殊,所以,在它授粉期间需要用纸套套将花套住以防其他品种的花粉污染。而做纸套套最好的材料就是报纸,因为报纸价格便宜而且耐风吹日晒雨淋。很不幸,我上高中时期辛辛苦苦积攒下的那一沓沓报纸就这样被剪的七零八落尸骨无存。当然,我也庆幸它们发挥了最后一点价值,因为它见证了新农村建设的每一个过程。现如今,我的家乡已经成了制种产业基地,新品种的改良已经不需要再人工授粉套纸套套了,家家户户都有了小汽车在县城也买了房子,这都是改革开放带给农民的红利啊!
制种如今满大街都晃动着手机屏幕,可以不吃饭,但是不能没有手机。手机已经深深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成了生活的必需品,须夷离不开的物件。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的APP让人眼花缭乱,光是新闻类APP就不下数十种。再加上各种游戏和社交软件以及电子书的轮番上阵,耗尽了人们有限的时间,读报纸反倒成了一种奢侈。如果那天你在大街上或者是地铁上看见有人拿着一份报纸在看,你会感到惊讶,因为很少有人能够抵制住手机的诱惑的,除非他的手机没电了。
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报纸终究会成被手机APP取代,但却不会消亡;就如同纸笔一样,虽然计算机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但是生活终究还要人们去书写。报纸承载的不仅仅是过往的历史,还有亲人的寄托和游子的呼唤,即便新媒体再如何发展也不及那淡淡的墨香可以勾起我对往日的回忆。
感谢你《人民日报》一路相随陪伴我走过青春最美好的年华;感谢你《人民日报》在我成长过程中为我打开一扇窗了解外面的世界;感谢你《人民日报》为我尘封了记忆中的馨香。
人民日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