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其实我对接受信仰的人(虔诚的教徒),非常好奇。好奇信仰和科学如何并行不悖。
一段探索真相的历史
古希腊哲学
哲学开始于仰望星空的人。
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真相是什么,什么是可靠的知识。这些问题随之而来,希腊人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类思想史。
最开始泰利斯说世界是水组成的,后来有人说世界是火组成的,也有说是土和水,后来还有原子论。那到底谁是对的,这些看法谁都没办法互相说服对方。
何为可靠的知识?这个问题似乎需要先得到回答。
无法得到令人信服的知识,没法找到可靠的知识,这也是哲学衰落而宗教兴起的其中一个原因。哲学思辨的时代结束, 信仰的时代在罗马帝国的广阔疆域中兴起,划下了影响后世两千年的历史分割线。
经院哲学
基督教的经院哲学继承了很多希腊哲学的内容。从毕达哥拉斯到柏拉图,希腊哲学有一个传统,就是偏重于推理演绎。这种传统被基督教经院哲学发扬光大。培根有个笑话:
外面的马有几颗牙齿,神学家们开始翻典籍。就在大家争辩不休的时候,一个看门的小修士跑进来说,我数了一下一共十二颗。然后神学家们就笑话他,说他这样容易被撒旦制造的幻觉欺骗。
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也就是从培根那时候起,大家开始重视另一个传统,那就是实验观察。经验主义从此兴起。伽利略开始爬比萨斜塔扔球,做望远镜观察月球表面、木星的运行。之后经验主义也曾走向极端,认为人的推理是不可靠的,人的知识只能来自于经验。但渐渐,大家发现理性主义对推理的重视也不无道理。比如牛顿用数学进行的精彩演绎,可以精确预测行星运行轨道。这说明,推理也是正确的。
实证主义,现代科学的雏形
后来人们发现,我们在证明推理结果是否正确的时候,还是回到经验和观察。于是诞生了实证主义。实证主义的含义就是对理论用实验进行证明,同时承认了推理和经验的可靠性。
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知识,预测能力是惊人的。例如量子力学的一些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差别是百分之小数点后面几十个零。这种惊人的预测能力,给了我们对这种方法的巨大信心。(可以发现,与宗教用预言取信于人一样,对科学的信心一样来自于预测能力,而且是非常精确、可重复的预测)
然而,真的百分百可靠?
依赖模型理论
现代哲学或者说物理学,对理性和经验何以能成功探索世界规律的看法,霍金将之命名为“对模型的依赖”。这个看法和实证主义的关键区别在于:
1、为什么我们的理性(数学推理)从前提得到的结论是有效的,这一点依然是一个迷;[1]
2、世界的运行有着不变的规律,以及那些没有规律的混沌领域一样没有神的意志的参与,这本身是一个假设。而我们在做的,只不过是用数学语言或者其他语言这样一种工具,在意识中建立一个被经验被观察物(现象)的模型。
模型的含义,表示这个理论和事实并不是百分百一模一样的。就像地图只是对真实世界的描摹,就像“苹果”这个词语所描摹和模拟的苹果这个东西。理论就是我们对我们所观察的东西的一种描摹。
3、于是,它认识到我们永远不可能得到所谓的真理。
这样的描摹,目前来说很成功。但也有可能,世界突然不安既定套路出牌变得非常任意,这谁都无法保证。所以这只是相对可信不是绝对正确。
由于推理最终需要得到经验的证实,所以,理性是一个边界,把确切知识圈定在经验范围内。由于理性和经验都只能用来建立模型,而得不到百分百绝对正确的真理,所以如果存在真理,那么必定是在理性的边界之外。相反,如果坚持理性、坚持怀疑,那么我们永远不能对某个东西百分百的相信。
在寻找真理的途中,理性最终给自己判了死刑。他告诉人们,真理是得不到的,他断言没有任何东西我们可以百分百的确信,没有不可怀疑之知识。我们甚至不确信,明天太阳是否一定会照常升起,宇宙规律是否一定会亘古不变。我们唯一确信的是,确信这个词不再用得到,我们只能说,很大可能,是这样的。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十分信赖自己的理性能力和经验,且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是这两者为何是有效的,仍然是一个迷。
真相的边界
如上所述,由于理性和经验虽然很成功,但是依然不能得到百分百确信的知识,它给自己划定的圈与真理之间始终有一个间隙。信仰就在这个间隙中,稳住了自己的栖身之所。
上图中,最外面的大圈所包围的是真理,就是我们可以百分之百确信的东西。
最里面的圈子,是经验所能证实的理论,而圈定了这一范围的边界即是理性。
信仰就是突破这个理性边界,填充了空白部分,使人达到百分之百确信。
理性这个词的含义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自笛卡尔开始,其核心的含义是怀疑。怀疑一切,直到不可怀疑。笛卡尔说,我唯一不能怀疑的,就是我在怀疑(思考)这件事本身,所以我思故我在。
信仰是一种选择
是否要跳出理性划定的圈子,其实是一个选择。做出不同选择的人,因所求者不同。
怀疑和不怀疑是可以选择的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选择了信仰的人,他们对可靠性的要求不高,但是却一定想要找到百分百的信的感觉。因为他们认为,即便你运用理性逻辑、经验,最终不过是想找到一些东西能让你信(找到一个依赖的模型),所以你还是以信为目的。而因为他们以信为目的,所以他们在选择信仰还是理性时,以其能使人达到的信的程度为标准。既然理性永远不能使人百分百信,那么为了达到最外面那个圈,必须依赖信仰。于是,通过放弃和停止怀疑,他们走出了理性划定的圈子,获得了百分百的确信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信仰者,所求者信也。
信仰对经验的处理方式是,把经验包进自己的疆域,好在它还可以填补经验达不到的“信”的空白。然而追求百分百的信真的是必要的吗?我们必须要填补这个空白去达到那个百分之百的信的极限吗?还是说,小心翼翼待在经验和理性画的圈子里,止于抱有一点怀疑的百分之99的信来的更理智?
为什么不能百分之一百信的理论,还要选择相信它而不选择可以让人百分百信的信仰?
不接受信仰者,所求者可靠也。
是减轻自己无所适从的惶恐,还是宁愿惶恐但是任然谨慎地站在可靠的圈子里,是恐怕是一个会永远存在的选择。
1、单一论者(它把永恒的福祉奖给一切人);2、二元论者(它把福祉奖给某些选民,而其余一切则受永恒的惩罚)[2]
(这部分是我在《历史理性批判文集》里的“万物终结”那一篇的内容的基础上延伸出的一个大胆的想法)
基督教神迹
当然,如果是只求信而已,那么天下宗教那么多,都宣称自己是真理,为何就信基督呢?我目前认识的所有基督徒,之所以如此笃信,是因为圣经中的预言被一一精确的实现,因为基督显示了神迹。
一方面用纯粹理性的观点树立起信徒的信仰,比如上帝不死,灵魂不死、自由意志之类的;另一方面,用圣经证明前面所说的观点,同时还证明,神降临人间之后通过一些奇事以及信徒因为信仰得到赐福来证明自己的存在。[3]
奇迹不是基督教特有的,但是基督教的奇迹宣传比其他宗教的奇迹宣传起到了更大的作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一部圣经,也就是一部贯穿世界始末的历史,这也是基督教与其他教派相比的优势所在。[3]
科学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但宗教大胆兜售
另一方面,科学不能告诉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但是人总有一个需求,就是需要知道自己一切行为的目的。科学既然无能为力,就需要一个神圣的主宰来告诉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告诉自己此生的目的。
在进化论,基因等知识未曾面世的时候,人们难免会想,既然天地间产生了人这样复杂的生物,既然我们提出了我们为何而活的问题,说明这一切的存在必然有一个目的。一个没有目的的宇宙怎会产生我们这样的生物?干嘛产生我们这样的生物?这背后必有造物主的旨意。
即便在进化论面世后两百多年,依然有人不愿意接受。因为对意义的渴求使他们不愿意接受没有目的的人生。但这个不接受并非是出自理性,而只是感性地抗拒。
“人生必有意义所以必有神,有神因此人生必有意义。”这两条形成了一个循环的推论。因为对一些人而言,没有目的的人生是不知道怎么去过的,人过多的自由,矛盾的本性使人需要一个自我调和的理由。他们相信人性是恶的,没有圣灵的帮助,人就不会互相爱。
但人性是恶的吗?人心里没有道德吗?没有上帝就没有道德吗?详见我的另一篇关于道德的文章。
米开朗琪罗名作《创世纪》,上帝及其周围元素组成的整体,极似人脑解剖图出处:
[1]《费曼讲演录》;
[2]《历史理性批判文集》 康德 清华大学出版社;
[3]《西方哲学史》罗素 商务出版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