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天,北京下了两场飘然大雪,我蜷伏在家里,再没横穿过北小河。囤积蔬菜、鸡蛋、以及各种食物,打扫房间,频繁洗手,看了几本书写了一些字,做饭也做梦,偶尔彻夜难眠。
关于睡
后来找到一种让自己平静下来入睡的方式,那就是看书看到身体出现困意,然后手机单循鲸鱼马戏团的《雨中庭院》,并开启“定时关闭”模式,一般设定20分钟,不出意外,会在嘀嗒嘀嗒的声音中逐渐入眠。
这是一首纯音乐,其实听了好几年了,都是睡不着的时候。这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呢?虾米上的第二条评论写着“好像在煎鱼”,没错,就是这种感觉,煎鱼,是爸妈在厨房里煎鱼,平底锅里发出滋滋的声音,窗外有小雨,嘀嗒到庭院里,走廊里有鱼香饭菜香,你等着吃饭,等着长大。你睡着了,果然是大梦一场。
几本书
-《那不勒斯四部曲》
假期一直在看那不勒斯四部曲,第四部《失踪的孩子》即将看到尽头,当你看到“我的整个生命,是一场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这句话的时候,一切都释然了,仿佛之前在书里遇到的困惑和纠结,都疏通了,不再拧巴。
莉拉和莱农故事里所有的际遇以及这些际遇所产生的情绪,很多地方都有共鸣,但也有乏味的地方,最让我乏味的是尼诺这个人,以及围绕尼诺所产生的一系列因果。
又想着,这故事如果是书里的其他人来叙述,一定又是另一个世界了,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有很多地方,我不相信作者,暗自怀疑真实性以及猜测被她过滤掉的那些没有出现的情节和文字。
-《倦怠社会》
还在看的一本叫《倦怠社会》,和之前的认知不同,里面提出“否定性的社会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充溢着积极性的社会。”而正是这种一切都有可能的积极感,让很多人深陷抑郁,我们在过度的肯定中,用普通人的能力,耗尽了自身。
过度的积极性还可以呈现为过度的信息资讯,感知因此变得分散以及碎片化,而作为管理方式,多工作业,作为一种技术出现了,但并不代表着进步,相反,是一种倒退,我们在各种信息任务和工作程序里转换,不能容忍一丝无聊。而类似冥想、沉思、倾听,这几种看似“深度无聊”的能力,被我们彻底抛弃了,因为缺少安宁,而变得愈发野蛮。
-《冬泳》
几个关于东北的故事,关于下岗工人、下岗的父母的孩子,凛冽、坚硬、让人上头。关注班宇的微博好多年了,ID是坦克手吉贝塔,书里的几个故事,有些在豆瓣上看过了。
近一年在流传“东北文艺复兴”的说法,头头是道的分析着他们臆想中的东北,我觉得都是误解,都是旁观,我虽然是东北人,但也是旁观,但我是在井里看天,他们是在荒野上看井。我想这是唯一的不同之处。
明示与暗示
大概几个月前,我在手机的提醒事项里,设定了一条长期提示,叫做“愉悦心情的小型烘干机”,这条提示,会在每天上午十点,准时发来push,提醒我要时刻记住,保持情绪的积极性,尽量开启美好的一天。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以及为什么设定在上午十点?首先,我不企图大型快乐,小型愉悦即可,成年人都明白,那种类似寒暑假一样的整段整段的兴奋,只能属于童年。而目前的状态,生活里充斥几个小小的喜悦已经实属难得了。其次,好多人是上午最清醒,但我相反,上午是我一天当中最容易困倦的时间段,所以需要特别的精神刺激。此外,每天一早,还得来一杯咖啡,于我而言,咖啡的作用类似药物了,附赠一杯人生里的小小积极。
关于练
几乎是在强迫自己,每天练习两套keep,半个小时就能搞定,不求塑形,只求舒展舒展下老胳膊老腿儿。
肩带肘,肘带腕,腕带手。加油吧朋友。
春天如期而至,不管你是带着口罩还是带着心跳,不管你是狼狈着哭喊,还是努力的向前,都希望你,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型愉悦烘干机。
那些高涨的疫情数据,那些买不到口罩和消毒液的艰难现场,那些只能靠网恋的深夜孤寂,那些即将被拉扯到现实的上班的日子,这些玩意儿最终都会慢慢发酵成一杯奇怪的酒,喝过的人,都咂摸着嘴,低声感慨:
凛冽,上头,但我干了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