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介】诗文中,“陶渊明”这一人物的名称的变称以及引用有关陶渊明其人其事以及他的文句而成典者颇多,据所见,编成本系列以日更的形式逐一地发表。编撰方法是:
①用白话文简单地介绍这个典故的出典典籍丶基本内容,标以【简介】
②列出出典典籍的原文,标以【出典】
③将原文中人物生平事迹丶地名丶生辟字词等作简单地注释,标以【简注】
④在不列出书证文句(个例外)的情况下,简明扼要地出具该典的常用的丶具有代表性的引用形式,然后一一地诠释它们的用义,标以【释义】。

康乐斋典文类聚 “陶渊明”典故系列之十四:渊明素琴①
(14):渊明素琴
【简介】本典出自晋·佚名《莲社高贤传》。相传:渊明不会弹琴,但他平时在朋友面前弹一张没有弦的琴,说只要知道琴中的乐趣,不必弦上弹出声音,以此会友,来求知音。
【出典】《莲社高贤传·不入社诸贤传》:“陶潛……性不解音,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扣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南朝·梁·沈约《宋书·陶潛传》:“潛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絃,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注:
不解音:此指不懂得弹琴的技巧,即不会弹琴。
蓄:留有。
素琴:无饰之琴,此指无弦。
弦徽:琴弦系绳。康按:“素琴”一词出后汉秦嘉与妻书中。《艺文类聚》卷三二引有秦嘉与妻书及其妻的答书,其《重报妻书》曰:“间得此镜,既明且好,形观文彩,世所希有,意甚爱之,故以相与。并宝钗一双,好香四种,素琴一张,常所自弹也。明镜可以鉴形,宝钗可以耀首。”其妻《又答秦嘉书》曰:“素琴之作,当须君归;明镜之鉴,当待君还,未奉光仪,则宝钗不列也。”
具:备有。
絃:“弦”的异体字。
适:高兴。
辄:就,于是。

〖释义〗渊明平时有一张没琴弦的素琴,常抚弄以寄其意。后诗文中常见的“渊明素琴”、“陶令琴”、“无弦琴”、“琴无弦”、“琴中趣”、“陶令弹琴”、“素弦”、“素丝”等用典均本此而来,所言即指渊明平时所用的这张无弦之琴及其琴弦以及渊明弹弄这无弦之琴而自寻乐趣这件事及其弹琴之趣味,诗文中引用,谓人自寻乐趣,也用来借指人的意趣高雅、不同流俗,或表示弦外之趣味以及用作咏写琴和弹琴的典实,但多用作高雅之琴的美称;又“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何须弦上音”、“何劳弦上声”等用典即本渊明之语而来,表示人识得琴趣;“无弦客”这一用典即指常抚弄无弦琴的陶渊明,诗文中引用志趣高雅的爱琴之人的代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