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起笔名、作品名、人物名
1.怎样起个特别的笔名呢?
现代著名作家的笔名大多可以归为二字、三字笔名。四字笔名也有,很少。
例
两个字的笔名有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萧红,都是耳熟能详的。
当代小说家王蒙、铁凝、阿城、马原、方方、余华、苏童、格非、阿来、莫言等,以及诗人穆旦、北岛、多多、舒婷、顾城、海子、于坚、宋琳、韩东等。
三个字的笔名也多,有李劼人、周作人、徐志摩、沈从文、林徽因、张爱玲等。
第一种,“仰慕型”起笔名法。
第二种,涉及作者本人价值取向的笔名。
第三,包含着某种寓意的笔名。
例
金庸本名查良镛,他把最后一个字拆开来,就成了现在的“金庸”。
第四,拆换自己的名字。
作家马原,本名马源,去掉了三点水,变成“马原”。
作家马原,本名马源,去掉了三点水,变成“马原”。
作家苏童原名童忠贵,很像是一个农民的名字,他用江苏的“苏”和自己的姓“童”重新组合,成了一个笔名。
作家莫言,据说是把原名管谟业中的“谟”拆分组合而成。他少年时代因“大嘴巴”总惹祸,起这个笔名是希望自己少说话,少惹祸。
第五,爸爸妈妈有文化,起了个好名。如王安忆、叶兆言,都是原名,特别省力。
2.互联网普及后,网络写作和网络小说开始盛行,为突出自己而起四字网名者很多,还有人起五字、六字的网名。四字网名一度很流行,在网上不容易重名,识别率高。
例
小李飞刀、安妮宝贝、慕容雪村、十年砍柴、当年明月、南派三叔、天下霸唱、唐家三少、轩辕孤坟等,都是大家熟知的
起笔名和时代潮流有密切关系。
3.怎样给作品取名
从作品中找句话来做作品名是个不错的方法。
起作品名时还可以把不同因素拼贴在一起形成新义。
如《百年孤独》。“孤独”不是新词,认真的作家很少会直接用来做作品名字。但和“百年”放在一起,形成偏正结构,使人产生丰富联想,就先声夺人了。
用唯美句子取名,但不要落入俗套。
如《追忆似水年华》
优秀作家都会摆脱俗套,独辟蹊径。例
余华的作品《许三观卖血记》
取简单的名字,由于简洁符合当今的阅读习惯。
4.给作品人物起个好名字。
根据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不同,起名也要有所不同。
如,古代人有名、有字。
给人物起名,还可以用象征性取法。
例
卡夫卡的名作《城堡》里,主人公的名字“K”,最终变成了一个象征,什么人都可以叫作“K”,“K”的命运是我们几乎所有人的命运。
鲁迅笔下的阿Q,是最具代表性的。
在《阿Q正传》的一开始,鲁迅有一大段关于给文章起题目、给主人公起名字的精妙论述。引用如下:
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第一是文章的名目。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第二,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第三,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他活着的时候,人都叫他阿Quei,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Quei了……我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其余音Quei的偏僻字样,更加凑不上了。……曾仔细想: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