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

作者: 与你共饮 | 来源:发表于2017-12-20 08:47 被阅读21次

        合上龙应台的《目送》,仍沉浸于其中。

        封底上说,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

      目送孩子逐渐长大的背影,尽管这背影也许以不回头的方式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在他们渐远的背影前面是我们曾经的背影。生命是否会往复循环我不知道,成长的轨迹却总会惊人的相似,当年甩开父母手走路的我们,一样会被孩子甩开。龙应台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这目送有不舍,有依恋,有回头凝视父母那目送目光的理解和感悟。

        目送父母逐渐佝偻的背影,这目送是陪伴,因为我们正当年,他们的些许微恙都需要我们的关怀温暖。当年的父母正如此刻的我们,一遍遍目送我们离开,一次次翘首我们回家。当岁月慢慢侵蚀身体,精神也趋于依赖。我们变得不忍去直视他们的眼睛,不忍看着那健壮的身躯变得日渐缩小,不忍看着坚定地目光变得闪烁含糊。在陪伴中,不得不目送他们渐行渐远...

      丈夫的姑姑病危,中午抓紧去了医院。人在监护室内,不让探望。婆婆和表哥们在说话,大意不外乎是已经回天乏力,在监护室已经不能用药,医生建议转重症,可都觉的没必要了,在这里至少还有子女可以守在病床旁。趁护士出门的空间,我向里面张望:瘦骨嶙峋的老人躺在病床上,裸露这上半身,听说是一直出汗,需要不停地擦。一生慈祥善良的人,也逃不脱病痛的折磨。怎么选择治疗方式是家人的定夺,可眼睁睁看着她吃力地走完这最后一程。眼泪终于没忍住。我不知道哪种方式可以减轻她的痛苦,也许本就无解。一生就这么走到尽头,即便是已算高龄,心里还是难受。做子女最悲哀的也许就是目送父母与这个世界一点点抽离,却无能为力吧。

      中年劳顿,疲于上有老下有下的生活,可在这里,我们是幸福的那个人,因为有来路有归途,向前望,有孩子一路成长的期冀,生命在这里延续,蓬勃发展;向后转,有父母信赖的依靠,在这里,有我们生命的来源。只是,时光无情,总有一天,我们会走在单行道上,只能向前....

相关文章

  • 目送

    一 生活,是一场目送。 目送你上班, 目送你上学, 目送你出差远行, 目送你...

  • 目送

    就像我期待的那样 一个远远的眼神 不亲切 不疏远 谁也不知道这样的目光 还能有多远 就像谁也不知晓沟壑 从何时出现...

  • 目送

    自古多情伤离别,尽管不愿不想,可人生中有太多的离别,躲不开,也逃不掉。 我们只能默默站在离人身后目送,或者只能在身...

  • 目送

    那日,你中午离开,我目送你。你总是一个小行李箱加一个背包,换好鞋子收拾停当,我去按电梯。没有什么拥抱或者情话,你进...

  • 目送

    话未完, 车停在前头 我们都笑着想送 你在车上我在外头 张口 话犹漫心头 车与我背道而驰 我们各自前走 诗与远方 ...

  • 目送

    清明节放假孩子们回耒住了三天,有说有笑好热闹,孙子外甥忙的做作业玩游戏,我们老俩口忙的做丰盛的饭菜,累是累了点,可...

  • 目送

    不知道你是否听过这样一句话: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繁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

  • 目送

    “快回去吧,下雨呢,好冷。” “不冷啊,等你上了车我在回家。” “你都不知道穿袜子吗?脚丫子不冷啊。” “哎呀,就...

  • 目送

    今年春节,抽空重读了龙应台的“目送”。同样的文字,二十年后重读,不同的感受。 大学那会儿,以为自己能够了解那种“岁...

  • 目送

    墨绿色的封面,里层是作者坐在台阶上灿烂的笑靥,我曾一度揣测大家之作的文风笔墨是如何挥洒在字里行间,深邃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目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vw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