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这里,这里……看那里,宝宝,快看……”
一个妈妈正卖力地拿着两个大红毛线球,吸引孩子的视线,孩子却哇哇哭了起来。
原来,身为重点小学老师的新妈妈,深感班上学习吃力孩子教育的困难,当自己的孩子早产时,便对孩子的未来忧心忡忡。从孩子一出生,她除了比其他父母更关注孩子的营养外,也在孩子的培养上下足了功夫。
这不,听说1个月以后的孩子要训练眼睛追视物体的能力,还听说用颜色鲜艳的球是最好的。所以,这位妈妈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拿着用红毛线缠的两个大红球,不断引导孩子看啊看。开始新鲜,孩子还真看,后来,只要一看她拿着大红球过来,孩子就别过头来哇哇大哭。
一次在武汉,还有一个妈妈非常担忧地对我说:“孩子在科学营养的帮助下身体很健康,但是我感觉她不够聪明?”
在我的概念中,身体健康的孩子多半是充满好奇心、乐于探索的聪明宝宝,我说:“你能具体说一下,为什么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
“别人的孩子2岁能认很多字,而我的孩子教了半年了,识字卡片上的图和字还不能认得。”这个妈妈一脸不满地说。
“孩子多大了呀?”
“都1岁3个月了。”
更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妈妈紧追着继续问我“我能开始教她认拼音吗”。
其实,两个妈妈存在同样的问题。
前一个妈妈做追视训练并没错,问题那是个早产的孩子,训练的时间、频率就要适当调整,任何能吸引孩子目光的东西都可以用做训练,为什么总要拿那两个红球呢?想象一下,如果天天有人在我们面前晃动同样的东西,我们该做何感受呢?
后一个妈妈,估计是看了电视广告上的孩子认了一地的字,自己太操之过急了吧。
其实,1岁多的孩子还没有到识字的敏感期,他们对眼前的任何东西都充满好奇,摸一摸,摇一摇,咬一咬,是他们最常见的学习动作。所以,认知训练是这个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事情。孩子看到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教他们指认什么,把认知训练和语言训练融合到一起,比我们强迫孩子认识字卡片会来的更为实际可行。
“西瓜,圆圆的,绿皮,红瓤,甜甜的。”
这个时期的孩子绝对是形象思维,图片上的“西瓜”两字很难让他们明白什么,但如果妈妈拿来一个大西瓜,让孩子抱一抱,拍一拍,当着孩子的面我们切开西瓜,看看红红的西瓜瓤,用小勺舀一勺让宝宝品尝,估计一次孩子就记住西瓜了。
那如何发现孩子进入敏感期的迹象呢?
记得儿子快到3岁时,一天,他向我要书包。
“为什么要书包呀”我问。
“我要上学了。”儿子极为认真地说,原来他一直以为从保育院出来进幼儿园就是上学。
“上学要书包做什么?”我在逗他。
“写作业呗。”此时的儿子最羡慕那些背着书包的大孩子了,而且知道要写完作业才能出去玩。
我想起来,2个多月前他曾戴着外婆的眼镜拿着一本《中英大辞典》乱翻,我说:“你在干嘛?”他说:“要是戴上眼镜,就会认得书上的字了。”
其实,在20多年前,我并不了解孩子的诸多敏感期,但直觉告诉我可以利用他的兴趣引导他识字、写字了。我真的给他买了书包、铅笔盒等文具,在一张处方笺的反面写上“上、下、大、小,前、后、左、右。冬冬作业,X年X月。”
儿子真的每天从幼儿园回来就开始拓写那几个字,他无比认真地写字样子可爱至极。最初拓写的笔画哆哆嗦嗦,像一条条蠕动的蚯蚓。1周他的笔画开始变直。儿子最开心的就是看我把他的字用红笔圈上,表示写得不错。
渐渐地拓写改为抄写,抄写又变成默写,短短2个月的时间,儿子认识了160多个字,其中有60多个字可以默写下来。(我至今还留着儿子当年幼稚的墨宝呢。)
儿子识字、写字的热情在2个月后就淡漠了,我没对他有任何要求,这百十多字够他用一阵子了。他转而把热情放到念字上,无论到哪里,凡字必念,哪怕把不认得的字空着,念成断断续续别人听不懂的话也热情不减。直到5岁时他又燃起第二轮识字、写字的热情。
其实,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每个孩子不同技能敏感期的到来时间会有所不同,及时发现孩子相应敏感期的到来,顺应这种内在规律并给予及时的引导,孩子就能快乐,父母也能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