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抑抑郁:“你没穿我的鞋,你永远不知道我脚的感觉。”

抑抑郁:“你没穿我的鞋,你永远不知道我脚的感觉。”

作者: 艾菲的理想 | 来源:发表于2021-01-14 18:58 被阅读0次

    一位读者留言说,她从高中起就患上了抑郁症,后来虽然好了,但时有复发,每次复发后就会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也没有欲望,过得“丧丧的”。

    这听起来有些吓人,但事实却是,抑郁症的发生并非罕见现象。

    林肯、海明威、戴安娜王妃、张国荣、崔永元、李若彤等都患有或曾经患有抑郁症。

    就连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也曾在读书时得过几年抑郁症。 

    事实上,15%的人,在生活中都曾有过一次抑郁体验,这些体验大多源自重大生活事件。

    这些抑郁感虽然会在6到9个月后减弱,但其中20%的人依然会因此患上抑郁症,并持续至少两年。

    这就意味着,任何一个人,在一生中都有患上抑郁症的可能。这个人,也许是我们自己,也许是我们的亲人或朋友。

    但与此同时,大家对抑郁症的了解却非常缺乏,有人甚至会将抑郁症与“神经病”划上等号。

    所以,我决定要写写这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他们预测,到2020年,抑郁症造成的疾病总负担占所有疾病负担的第二位,仅次于冠心病。

    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抑郁症发病率高达5%~6%,且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事实是,我们看到的数据肯定低于真实发生率。

    为什么?原因有二:

    有些人虽实际患抑郁症,但因为他对这个疾病缺乏了解,所以未去医院就诊。

    还有人,虽然知道自己有严重的抑郁倾向,但因各种原因,比如担心别人嘲笑自己,或无法面对一个有抑郁症的自己,于是讳疾忌医。

    这些原因,都会导致我们看到的抑郁症发生率要比真实更低。

    更重要的是,因为这些原因,这些没有就医的人因此贻误了就医时机,从而让自己陷入在了更严重的抑郁里。 

    1  

    郁闷 VS 抑郁症

    我们常用抑郁(或叫“郁闷”)来表达那种不快的心情或者其它短暂的不愉快感。

    但它与医学上所说的“抑郁障碍”或“抑郁症”并不相同。

    医学上的“抑郁障碍”,也就是抑郁症,说的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情绪、兴趣、认知、思维和意志活动的低下,以及生理功能的紊乱。

    对照这些,我们就有可能判断出此时自己的心境不佳,到底是一时的郁闷不快,还是已经持续了很久的低落抑郁状态。

    如果是后者,就要去找正规的抑郁测试量表,进行测试。

    但其实,仅仅是量表测试还是不够准确,最准确的判断方式一定要结合医生的问诊以及一系列的检查。

    这里要注意的是,抑郁症往往很难自我诊断,所以借助测试量表和医生诊断就是非常重要的方法。 

    毕竟,我们的情绪会影响对自己的判断,这样我们就很难断定自己是否真的患有抑郁障碍。

    2  

    得了抑郁,不丢人

    不少人,得了抑郁症,自己也感觉到了,但就是不肯去看医生,也不跟亲人朋友说,而是一个人硬抗。

    其实,大可不必。 

    抑郁症,是非常常见的疾病,有人打比方说这就是心理上的“感冒发烧”。

    感冒发烧了,去医院查个血,看个病,不是很正常吗?

    没人会嘲笑你,你自己也不会觉得丢人。

    那么,对待抑郁症,也该如此。

    (插画师:泡饭)

    患上抑郁症并不是一种软弱的象征,它更不应该让你感到丢人。

    想想看:很多能干、聪明且极有成就的人都曾患过抑郁症,比如美国总统林肯,比如了不起的文学家海明威。

    所以,患上抑郁症并不意味着软弱的性格或某种品格上的缺陷,它很正常,正常的就像感冒一样。

    3  

    导致抑郁症的原因

    抑郁症的发病成因非常复杂,迄今为止仍无定论。

    关于它的成因,有着各种各样的假说。

    包括:大脑神经生化的改变(如大脑中五羟色胺的缺少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神经内分泌的紊乱;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

    在这里,我想说说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两个影响因素,一个是生活遭遇,一个是思维方式。

    这两个因素,并不是精神科医生的关注重点,但却是我们自己可以去留意,甚至可以去改变调整的地方。

    1、生活遭遇

    抑郁症的发生,很多时候都是由生活中的不幸所引发。

    这些不幸可能会导致巨大的压力,甚至造成很大的伤害。

    特别是,如果当一个人曾设法改善或接受这些情况,但又没有成功,这时就很可能会有一种极度的绝望感。

    比如:

    1)离婚、被裁员、家人生病去世、经济上的重大危机、失业等。

    2)缺乏应有的社会交往,孤立的生活。

    3)人际关系中的不协调,不论是关系到婚姻还是家庭的。

    4)工作相关的压力,比如工作不稳定、与上司及同事之间的冲突、过度工作等。

    5)慢性疾病、伴有明显疼痛或某种伤残的疾病、治疗效果不好的疾病,这些疾病带来的压力都可能会导致抑郁障碍。

    此外,内分泌失调或影响正常内分泌的一些治疗方法都可以导致抑郁的发生。

    当然,这并不是说,有上述这些遭遇的人,就一定会患上抑郁障碍。

    在这里,我们说的是:这些事情的发生,很可能会成为引发抑郁症的潜在“导火索”。

    所以,假如你或你身边的人,在某段时间遭受了生活的巨大变故,尤其是接二连三的,那你就需要多留心些,多给予一些关心。 

    2、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说的是:即使面对同样的事,我们每个人的反应都不一样。

    而每一种不一样的反应背后,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带来完全不同的反应,以及相应的感受与情绪。

    比如:男友说他周三加班不能陪我了。

    有人会想“他是不是不再爱我了。”

    也有人想“他最近很忙,我刚好也能做点自己的事。”

    这就是对待同一件事的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

    前一种想法,会让人产生痛苦,甚至绝望。后一种想法,会让人感到轻松,也会让亲密关系中的另一位感到轻松与自由。

    许多临床实践及研究证据显示,患有抑郁症的人大多在以一些可引发或加深抑郁的思维方式来理解世界。

    这些思维方式包括:

    1、以悲观的、脱离现实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生活,过多的看重那些负面或带有威胁性的方面,却忽视了较为积极或有希望的方面。

    2、以非常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严厉及不公正地批评自己。

    3、对未来做出消极和悲观的判断,夸大了负面影响的出现机率。

    当这三种思维方式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为了“负性思维习惯三联症”— 即以不合理及脱离现实的消极思维方式来看待现今的情况、自我及自己的未来。

    当你有这样一种思维习惯时,就要警惕了,它可能就是一颗抑郁症的种子。

    这时,你需要通过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来破坏这颗种子,不能给它生根发芽的机会。

    4  

    抑郁症的迹象

    一个患有抑郁症的人,可能会用以下这些词语来形容自己:

    心情不好、悲观、压抑、消极、高兴不起来、懒散、没力气、绝望、郁闷、沮丧、爱哭泣、空虚、没有意义感、很无助、自我评价低、难过、效率下降、对什么都没兴趣......

    但如果直击本质,抑郁症有三大核心症状,分别是: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快感丧失。

    (插画师:泡饭)

    情绪低落:表现为悲伤、痛苦、沮丧,就是高兴不起来。严重的情况可能会感到绝望、无助和无用。然而,这种情绪的低落可能没有原因,也可能是牵强附会的原因。

    兴趣缺乏:表现为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和事情失去了兴趣,或兴趣爱好的范围减少、强度减弱。可以涉及工作生活、消遣娱乐、探索求知,也可能是对衣食外表表现得漠不关心。

    快感丧失:表现为失去享受快乐的能力,患者会有一种丧失乐趣的感觉,或是一种强烈的空虚。即使遇到高兴的事,或受到表扬,也体会不到快乐。

    除了这三大核心症状,抑郁症发作时可能还会伴有如下常见症状,包括:焦虑、思维迟缓、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自我责备等。

    事实上,出现上述1-2个症状时,可能也并不意味着就患上了抑郁症。因为不同级别的抑郁症有着不同的临床诊断标准,这一点需要专业医生的判断。

    5  

    如何治疗?

    专家们对如何有效地治疗抑郁障碍做过很多研究。

    根据这些研究,现在我们知道至少两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抑郁症。 

    第一,抗抑郁药物:这对大部份患有抑郁障碍的人都是有效的。

    现在,抗抑郁症药物的种类已经比较多了,适合于不同类型的抑郁症患者。

    但是,有些人无法承受药物的副作用(其实没有很严重),有些人则是根本不愿使用药物来治疗自己的疾病。

    这样做的结果是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第二,心理治疗:以行为认知疗法为主,它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可以达到与药物治疗类似的效果。

    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需要选择药物治疗或与心理治疗联合进行。

    但不论采用哪种方式,都要进行积极的全病程治疗,同时放宽心,信任医生,慢慢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尝试用更客观、更积极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和自己。

    最后的话

    曾发作过四次抑郁症的戴安娜王妃曾说:“你没穿我的鞋,你永远不知道我脚的感觉。”

    所以,愿我们都能在关心自己精神健康的同时,也能关心家人朋友的,还能关心更多人的,给予他们以更多的理解、包容和爱。

    那时,我相信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加的美好。

    - END -

    作者艾菲介绍:“只做影响你一生的课程”的蓬勃学院创始人&CEO、深度思考力畅销书《直击本质》作者、多家企业创始人&CEO的个人成长教练、Gallup全球认证优势教练、国际教练协会(ICF)认证专业教练、前美国财富500强公司大中华区市场部负责人,20万读者公众号“艾菲的理想”创始人兼主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抑抑郁:“你没穿我的鞋,你永远不知道我脚的感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zzva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