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终于要收网了,跳出书本内容本身,再来梳理读完整本书后的感受。
07-向自我“进攻”
“进攻”,想起这个词的时候就觉得挺沸腾的,读完整本书,零零碎碎的有很多感受,现在总结的时候,有一点很明显,就是向自己“进攻”。
如果以“防御”和“进攻”来评价自己,我应该属于“防御”型——就是自己围了个城池,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怡然自得,偶尔出门采买点东西,回到城池又修修补补,觉得自己的城池万般美好,甚是满足,简直是“天朝上国”.。
思维的城门偶尔敞开,大多时候是关闭的——像极了此刻现实生活中被封控在成都的我,采购基本的物质,志愿者送到门口,自己再搬回家,于是见识不到城门外琳琅满目的商品,也见识不到大街上来去匆匆的人群,可悲的是,现实的封控是偶尔,对自我思维的封控却是常态。
过去我身在其中,便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围城”,现在才觉得,思维好像要“解封”了,觉得自己该“改革开放”了,该“WTO”了,该攻破自我的城池了。
于是,第一步:打开城门,敢于将自己置身风浪之中。
在自己的世界自然是安全的,不表达就不会不错。打开城门的危险之处在于,外面的人可以进来,他们会看见你可能的贫穷、愚蠢、虚伪、自私、傲慢、浮夸、浅薄、贪婪。你可能被评价、被指责、被笑话、被疏远...
不管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你都有可能会迷失你自己,一如晚清政府开放了通商口岸....
可见得打开自己思维的城门,的确需要莫大的勇气,是敢于将自己置身风浪之中,接受评判,接受反对的冲击,同时也有自信、有决心、有能力去坚守自我、重建自我。
第二步:带着更好的创意去否定别人,如果没有,完成比完美重要。
重点在“更好的创意”,而不是“否定别人”,更好的创意是武器。
比如我习惯批判,我总会说,“我觉得这个不好”、"这个不行"、“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做呢”?每当这样表达的时候,我有一大堆证词来推翻别人的观点和想法,但往往自己也拿不出更好的创意。
这样的否定只能耽误进程;所以否定别人时 ,先练好自己的内功。如果自己内功不足,那就“让子弹飞”一会儿,先尝试做。
第三步:失败了就失败了,死了就死了。
不是不想“成功”,只是如果因为害怕失败而拒绝开始,或者因为挑战失败而失去信心、自怨自艾实在是不明智的行为。
一场战争的输赢,不在于比较伤亡人数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攻下/守护了城池。
战场上,多的是战死的将士,他们拼尽生命等待援军、守护百姓,最终成为累累白骨,你能说他们这种行为没有意义,是失败的吗?
为信仰而出征,为美好而坚守,死就死吧 !(这话是自己勉励自己的,可千万别去要求别人)
生命中的很多战斗,你并没有占到天时地利,但也不得不登场,你拼尽全力 ,是为下一个征战者赢得“时”与“利”。
当然,下一个征战者可能是别人,也可能还是你。
总之,“视死忽如归”呀。
08-“取法其上”
“取法其上 , 得乎其中;取法其中 , 得乎其下 ; 取法其下 , 法不得也 !”
我不知道是不是“上”,仅谈能取的“法”吧。
一是内容的情感性
《李诞脱口秀工作手册》的内容,挺容易读,很快就读完(虽然我磨磨蹭蹭读了三天)。但作为一个外行,尚且让人愿意去打开它,读下去,我想如果我是新加入公司的一名员工,应该更愿意认真研读,反复学习,最好还能亲身实践,力争挑点刺,然后讨论和完善。
你看,《工作手册》的目的不就达到了吗?
过去我们接触到的《工作手册》,大多是一二三四五告诉你要怎么样做,纯理论、没情感,带着一种居高临下和毋庸置疑,比听和尚念经还要难受。
这种手册,你读都不愿意读,都是为了保命为了生存,被迫读的,因而执行的时候也可能三心二意,更遑论创新和迭代了,它不能更好的引发集体创作与集体创新。
我们常倡导的“关注人,成就事”,这真不是说起来那么简单。以此为例,你不能总是在口头上要求一个人要有创新精神,而是应该从环境营造开始,从最简单的的语言沟通开始,怎么样的表达,可以“引诱”员工了解你、反驳你,打破你,最终重塑一个“我们”。
工作手册前,加了“李诞”这个前缀,当然它是李诞写的没错,但更多是表明了一种态度:个人想法,欢迎反驳。
这种态度,你可以理解为谦逊,也可以理解为狂妄。
落到实处,我们经过年份的沉淀,倒是也可以摸索,整理一套《X.CC 工作手册》,又或者《韩圈长工作手册》,又或者再大一点《心福小院文化落地手册》等等,没有那么多一二三四,就是个人的想法、经验的沉淀,案例的累积,甚至是还没有解决的问题的抛出与探讨。
以此期望能对内部老师有帮助、对客户有帮助、对企业有帮助、对同行有帮助,这不是挺好的?
写,不是因为我们做的很好,而是我们想要变得更好。
二是形式的严谨性
在笑果文化,他们有“读稿会”,这是李诞最想引以为傲的部分,因为所有舞台呈现的内容,都在这个“读稿会”上反复碰撞、斟酌,然后敲定,最后在舞台呈现。
“头脑风暴”这个词很多人知道,也会用。
但是我感觉很多“头脑风暴”,既没有“疯”起来,也没有“爆”出来,我琢磨着应该是大多数参会人根本就没有带“头脑”进入会场。
没有不敬的意思,就是陈述事实。要么觉得要"风暴”的这个议题和自己没多少关系,自己不是第一责任人,要么是参会人头脑水平参差不齐,不发言的觉得有高段位的人在,轮不到自己风暴,风暴了也没用,还是听听就好了。
一来二去,头脑风暴好像也没有那么好用了,干脆渐渐舍弃这种形式,上面人决定了就好。
我们往往因为方法的不对,去怀疑方向的正确性。
因为觉得开发不了集体的智慧,干脆不开发好了。
所以最终创作就可能沦为一潭或者多潭死水,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思维封控在自己的城池里。
落回来:心福小院,不论老师的行程再紧张,可以至少每季度安排一场大范围的“过课会”,把要呈现的课件,讲述的内容一起再来过课,看看是否需要二次创作。这是一个我们彼此能看见彼此成长、彼此能帮助彼此成长的过程,很有意义。
在非标行业里,内容非标,形式是可以标准化的。
以上,算是结尾吧。反正书是读完了,能不能有帮助,有多大帮助,只能走着瞧了。
肖英 2022-7-3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