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我们中国人的亲情,特别是父辈的,是如此的厚重。有时甚至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如山的爱,常常让人终生感激,偶尔也让人想着逃离。
我们处在一个发展太快的时代,科技繁荣,日新月异。上一辈还没有从建国、文革、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回过神来,就被推搡着来到新千年,地球村。
中国的父母,50、60、70年代的父母,因为种种原因,自我价值实现的意识没有觉醒,或者没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遇和条件,也就过早的放弃了自我。特别是几亿农民父母,吃穿住用行,物质和精神,自己怎么都行,但一定给孩子更好的。
而80、90的孩子,如果可以选择,肯定更希望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学习上网,用智能手机,刷抖音,逛淘宝。用自己的喜好和乐趣,过自己的小日子,轻松的为自己活。
遗憾的是,当下的中国,还房贷和看孩子这两件事,绑定了两代人。更多的父母,哪怕不用为了孩子的房贷和孩子的孩子操心,也不知道除了围着孩子转,还有怎样更好的生活。
父母和子女,我们深爱彼此,如果对方都能有能力爱对方也爱自己,在能力范围内克制的相爱,又何尝不是一种更健康的亲情模式?
任何关系,任何感情,轻松总比沉重好。哪怕是爱情呢,最经不得平淡的爱情,过于沉重也难长久。
人生不是戏剧,我们不需要通过沉重变得深刻。我们但求简单,简单欢快,足以。
我们的亲情文化需要注入和迭代新的内容和模式,更需要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需要时代给予更适宜的土壤。
耐心等,我相信,不会等太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