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尘土
2018-02-12 文字中呼吸的鱼 赫德路195号
我是未来一个空间的陈列师陈小姐
辞:尘土
讲到辞这个字,你会想到什么?通常在告别时,古人常常用这个字眼。这是一首电影的插曲,用在电影二次曝光中做主题曲。听到范冰冰演绎的这首歌,仿佛人坐在火车上正在远行,它又表达着年青人对生活的憧憬和热血。
生活中我们究竟在辞别着什么?我竟然想到了尘土这本杂文。
作者从生活的城市出发,描写一个个故事记录自己思考的书。在这个时代,有一个词叫做“路怒症”,人开车等待时间长了也会愤怒,好像这个时代的人怒气很重。你会因什么去愤怒,在书里作者因为两桩事情去愤怒。一件是作家余地在绝望中死去了,在黄金周人们都忙着出游无人关心哀伤作者一人藏在心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掩盖。
另一件事是作者母亲患了绝症濒临死亡的状态,在面对死亡时却因病房脏乱得不到更好的疗养。死亡是每个人逃不过的事,人死之前需要尊严。现代社会下,人们注重社会身份与金钱,利益至上医院也是如此。
作者对因为干部身份换了病房感到心寒,他愤怒着医生的嘴脸与行为。在他母亲死之前才说出别人对自己还有一笔欠款,欠钱不还的人社会给予统称叫做“老赖”。电话里的女子一直推三阻四不肯还钱,直到听到“法院传票”几个字慌了立刻凑齐了钱来还。

图片来自网络
在当代为何可以缺少对道德的尊重,法律是道德的底线可道德水平显示社会水平。当代物质水平的发展让人们对生活无须担忧,道德水平却不像生活水平这样直线提高。
每个人都有愤怒的权利,文章最后把这种愤怒归为平淡的情绪只是一种生活里的情绪。
看云一篇讲的是文艺到了当代,很多人沿用前人的思想,作者选择了原谅。其实,洗稿门已经频繁的发生在自媒体中标明原创是每个作者维护自己权益的唯一出路。一个爱写作的人具有创新才华的人,能因怕被滥用而不写吗?
思想在一代代的传承,或许我们或多或少也模仿着前人。我们依旧在当代,用文字音乐服装讲着我们的故事,创作着相信着剽窃者剽窃不了灵魂。

图片来自网络
夜渡山中一文提到了杭州,游客总是淹没杭州。他说人如果可以都要选择老死在苏杭,提到了简单介绍的林风眠故居。上一次路过时,故居在维护不知怎样?待来年的春天去看看。文末作者提到了铁人文化,因为工业化而带来的城市荒凉,他依旧乐观着生活着,同时悲观着担忧着现状。
我会想到许多年前,一个耶鲁的高材生在电视里动人诉说着“我爱这土地,爱的深沉。”他们集结了高材生,把汗水挥洒进了乡村建设中。若从此旅游城市,大城市不再是年轻人唯一向往的地方,这样杭州是否不会出现所谓的旅游高峰和人满为患?若人人在家乡都有业可依,大城市只是一片风景,那生活或许不再是别处。

图片来自网络
将热血抛洒在这片土地上,作者在封底写着一首激励年轻人的诗。年关将近,人们辞别着过去就像花辞树,生活总在人们离开又归来的背影里。
我们眷恋故乡的云,听过故事的我们依旧上路,生活的路在我们脚下。
-背景音乐-
《辞》-范冰冰
- 作者-
文字中呼吸的鱼
-值班小编-
二十五画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