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谢依《苏东坡传》11 官场里的诗与酒 朝堂一道光

读谢依《苏东坡传》11 官场里的诗与酒 朝堂一道光

作者: 时与猫璞 | 来源:发表于2024-03-22 06:30 被阅读0次

读谢依《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苏东坡传》官场里的诗与酒

嘉祐六年(1061年),在欧阳修的推荐下,苏轼兄弟参加名为“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制科考试。九月,苏轼的对策被评为第三等(一、二等虚设,第三等为实际上第一等),之前宋朝只有一个吴育中过这种制科的第三等,因此苏轼中第三等被称为“百年第一”。随后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他将迈入更大的舞台去施展其才华和抱负。

年少成名历来是青年读书人的不懈追求,更何况是这种天下皆知的一举成名。除了教授文化知识,苏洵也注重兄弟俩其他方面比如品性方面的培养与引导。苏轼的性情豪放,苏辙的性格随和。苏洵对苏辙的要求低一些。

苏洵对苏轼如此要求:  “身为兄长,定要为弟弟作好榜样。”

苏洵还告诫苏轼:  “你生性耿直,不知掩饰。作文虽有过人才华,读书虽有小成,但性情却及不上子由。今后不论是读书作文,你们俩要相互学习,互为老师。切不可骄傲自满,更不能浅尝辄止。”

也许父亲苏洵的心里早已经明白,苏轼才华虽胜于苏辙,但是其性格却会成为前行的阻碍,只有更优秀才有可能立足。果不其然,终其一生苏轼才华都盖过了弟弟苏辙,但是论官职弟弟苏辙却高于苏轼,人生境遇也更为平坦。

人生漫长如一场马拉松。是才华让一个人变的耀眼,但过于耀眼会引来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风雨,生生打乱了漫长人生的步调,亦只能徒唤奈何。

官场不同于文化场,是人际关系的试炼场,苏轼的豁达与洒脱终究会与复杂晦暗的官场产生相悖的部分。苏辙则不同,他清楚自己的才华底蕴,大概是早早就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所以会走得更远。

有一次苏洵让苏轼用《夏侯太初论》为题作文,苏轼交上来的文章令他眼前一亮。苏轼点评夏侯玄:  “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夏侯玄,字太初,是三国魏国时的重臣。当时的司马师继其父司马懿之位后,独断专权。当时夏侯玄参与了推翻司马师的密谋,无奈事情泄密之后被捕。夏侯玄以性情冷静闻名,传言说他有一次倚柱作书时突然下起大雨,雷电击裂了他倚的柱子,衣服燃烧了起来,而他依然面不改色。被捕临刑之时,夏侯玄依然冷静端持。

苏轼向父亲解释自己的行文立意:  “夏侯玄能在这样霹雳大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镇定,能在面对死亡时淡然处之,这正说明了夏侯玄是一位真正的勇士。”

苏轼文章里这两句话精妙而才情斐然,给苏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轼也非常喜欢这两句话,后来还用在了《黠鼠赋》和《颜乐亭诗序》里。苏洵喜欢给苏轼出题,因为看他如何去应对、如何去破题,对于苏洵来说是乐事一桩。还有一次,苏洵读到了欧阳修的《谢宣诏赴学士院,仍谢赐对衣、金带及马表》时,大呼苏轼,让他也用这样的题目拟作一篇。

在苏洵心里,苏轼长大之后必然会要用到这些文章。不出苏洵所料,苏轼果然一举中第,之后频繁出入学士院,也多次得到了皇帝赏赐的对衣、金带和骏马。这样的谢表果然写了很多,有时苏轼还会把儿时拟作的句子用进去。不得不说,苏洵身为父亲,为儿子考虑得极其长远。

此时苏轼虽是初入官场,但是因为父亲苏洵的存在,让他在为人处世方面成熟得很快。何况苏轼由苏洵一手教导,眼界早已经得到了拓展。

父亲的教导没有白费,进入官场之后的苏轼很快崭露头角,成为朝堂上耀眼的新星。博闻强识的他在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经手的每一道皇帝诏命都文采斐然。史官有言:  “苏轼所引用的史料,信手拈来的典故洋洋洒洒,从来都不需要翻阅书籍资料。”在后来的日子里,经由苏轼拟诏的八百多道诏命,文辞准确,遣词生动,处处可见其才华。

新科及第,又是年少成名,苏轼的存在如一道光,闪耀在北宋的天空中。官场上历来不缺捧红踩黑的人,更何况苏轼的才华早就得到了皇帝与欧阳修的首肯。一时之间,苏轼在官场上春风满面,处处有人邀约,时时有人请他赏花吟酒。苏洵很自豪,但是他也担心苏轼锋芒毕露会为其招来祸患。

人生总是如此,在年少时期有时间有精力去支付轻狂的代价,却没有足够的智慧看清代价有多深重,及至中年,拥有了保全自尊与人生的智慧,却没有了年少时的热血与激情。父亲苏洵是过来人,他了解自己的孩子。志得意满之时也是最危险的时刻,为了提醒两个儿子,苏洵专门写了一篇《名二子说》,里面每一句话都饱含着深深的父爱与醒示。

“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在一辆车上各司其职,唯有车轼,作为车上露在外面的横木,看似毫无用处,一旦失去,整辆车就会瓦解。为父将你取名为轼,正是提醒着你,人生一世不可过于直接,也需有所外饰。”

父亲的提醒并没能起到太大的作用,苏轼看懂了父亲的文章,却没有看懂父亲的用意。或者是他看懂了这些用意,却始终不懂得如何才叫外饰。在官场上,不论与何人交谈,苏轼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从来不会隐瞒于人,更不会稍加修饰,直率的他也许冥冥之中已经注定要经历更多坎坷。

苏轼的官场命运,大概如同以往那些郁郁不得志的文人一样,坎坷无比,无法走到应有的高峰。

他们才华横溢,可以独自发光,可是他们又知世故又不苟同世故,因此无法做到和光同尘。

无论如何,苏轼还是走到了他人生的辉煌时刻,无论结局如何,大宋的朝堂上都有一位才华卓绝的人来过。

后面继续他的事业篇。

--时与猫璞读书小字---

相关文章

  • 苏轼丨“人生缘何不快活,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传》:真正的成熟,是与苦难握手言和 “人生缘何不快活,只因未读苏东坡”,这几句诗写尽苏轼的一生 林语堂先生...

  • 《苏东坡传》: 将颠簸进行到底

    【《苏东坡传》品读第十四日】 苏东坡谪居惠州时,只有朝云日夜相伴,因而此时东坡的许多故事也与朝云牵上了联系。 王朝...

  • 日更笔记064

    《苏东坡传》之十九 王安石一党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轮到苏东坡一行施展政治才能。然而苏东坡在之前仕途不顺,这时官场上...

  • 苏东坡为何没能成为政治家

    《江湖与庙堂——品读苏东坡》读书笔记 李滨彬 2017.1.15 第一本 《苏东坡传》是我读的第一本传...

  • 读《苏东坡传》

    喜欢苏东坡的诗,喜欢苏东坡的美食,喜欢苏东坡乐天派的精神,所以想读《苏东坡传》,但却读了半年多也没有读完三分之一,...

  • 东坡肉

    闲来无事读东坡。乘着“书香校园”活动之风,这几天把《苏东坡传》读完了。不说东坡的诗、词、画与文采,也不谈东...

  • 旷古奇才乐天派

    -- --读《苏东坡传》有感 ...

  • 苏东坡告诉你:朋友之间,应当“性格不合”

    今天读《苏东坡传》,林语堂先生言及苏东坡与其弟苏子由非比寻常的兄弟之情时,说用苏东坡的一句诗便可以体现:“嗟予寡兄...

  • 读《苏东坡》传

    1月13日 星期一 阴 读《苏东坡》传 今天读《苏东坡》传,一本装订精美的图书,银白...

  • 瞿时杰: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外二篇)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读《苏东坡传》有感 在没有读《苏东坡传》之前,我对他的了解仅止于他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谢依《苏东坡传》11 官场里的诗与酒 朝堂一道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kq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