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哲学起步》读后

《哲学起步》读后

作者: 蔚海山庄三六子 | 来源:发表于2022-07-09 20:27 被阅读0次
求知的兴趣里面本身就隐含着一种超功利的倾向,这种超功利的倾向在一定情况下就会发展成一种完全超功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种惊奇感。而这种好奇心和惊奇感一旦独立出来,就会成为一种精神生活。

因为曾经的物质贫乏,物质的追求成为生活必须的目的。“功成名就”,他人心目中成功的观念,也是人生中解脱不开的枷锁。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惊异感,则是不成熟、不务正业,甚至于有些精神不正常。

年过半百,才读《哲学起步》,这部本是给大学新生开的讲座,固然有点遗憾,但终于超越了功利,并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在阅读中反思,这种宁静和沉淀也是青年时期所无的。

《哲学起步》是讲人生的三大问题的。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太阳神的德尔斐神庙上有一个神谕,叫“认识你自己”。
怎么认识自己呢?我们就要问自己: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现在可以用哲学的术语表达为:
1. 人的本质问题
2. 自我意识的本质问题
3. 自由的本质问题

邓晓芒教授是研究西方哲学的大家,从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这两点来说,我读他的书更好理解并产生共鸣。

读《哲学起步》前,我读过一些中国古代哲学,也读了罗素的《西方哲学简史》,对中西哲学有了初步的概念。《哲学起步》一书,对中西哲学进行了比较,观点清晰明了,剖析深透。

首先,关于第一个问题,人的本质。


“知、意、情”或者“真、善、美”。这三个方面都属于人类的精神生活,其中每一个方面都值得我们为之献身。我们生而为人,至少要在三者之中选择一个。或者追求真理和知识,不是追求科学技术,而是追求科学精神;或者追求正义、追求道德和善,为了建立一个正义的理想社会或者为了全人类的慈善事业而献身;或者追求艺术和美,为之殚精竭虑。在这三者里面能够成就一种,那就死而无憾了,这一生作为人就没有白过。

我的心得是,生而为人,区别于动物,高于动物,在于人除了求得温饱,追求物欲,还可以有精神的追求,在追求真、善、美中,体验到精神上的愉悦。

第二,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有两种选择,看你倾向于哪一种。一种就是坚持自我的独立性,这有点类似于老庄,老庄想要离开社会到大自然里面去生活,什么也不干,无为。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你无为,那就是什么都可以为了,但是那个“为”已经不是你的“为”了,而是大自然的“为”。自然界自己会为,你跟着它就行了。到头来,追究下来,你没有任何责任,你的双手是干干净净的。
另外一种呢,就是儒家的,就是放弃自己的独立性,以前叫治国平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来叫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人民革命运动之中。我们经常讲,不要躲在象牙塔里自命清高,要投身于社会运动中,这样才会有一个丰富的内容和充实的人生。儒家强调这个,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代价就是要牺牲你的自我,把你的“小我”变成“大我”。

从小学开始,我是每天都要被灌输集体主义思想的,天天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愿做革命的螺丝钉”。也许因为逆反心理,我始终无法放弃小我,和现在争相考公务员,进入体制内相反,不愿意做国家集体机器上的一枚螺丝钉,挖空心思地润。

第三,中西哲学中自由的异同

1、儒道哲学的自由观

《逍遥游》和《齐物论》里面讲的都是同一个精神,就是都要到自然界里面去,和自然万物认同,才能摆脱人类社会所带来的种种烦恼和不适应。所以我们常讲,与其说中国人追求的是自由,不如说中国人追求的是逍遥。什么叫逍遥呢?逍遥就是回避社会,到大自然里面去。
真正的自由,应该把自然归结为自由,把自由看作自然的本质;而不是反过来把自由归结为自然,把自然看作自由的本质。
如果说道家是无意志的自由,那么儒家就是一种无自由的意志。为什么无自由?因为儒家一开始就把意志引向了一种对权力的绝对服从,即对孝和忠的严格遵守。儒家的意志实际上不是人的自由意志,而是对权力的服从意志,立志要当一个孝子或忠臣,为一个比他自己更高的权威而牺牲自己。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哲学是兼儒道为一身,儒是成为官家需要之人,实则是皇家之臣之奴,没有人独立人格。道是成仙,遁入深山,山人,与草木虫鱼混为一体,自我意识不是人。再退一步,融入佛教,遁入空门,为僧,曾经是人,现在也不是人了。

2、西方哲学之自由观

西方人从古希腊开始就有了发达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导致私有制的产生,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个体的独立和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是建立在私有制的观念之上的。希腊人的自由概念很早就不是局限于欲望的自由,而是政治的自由。古希腊人理解的自由就是政治自由,政治自由体现为正义、公平。自由不光是你一个人在考虑,同时你还要考虑别人的自由,你想为所欲为,别人也想为所欲为,必须在这中间达到一个平衡,那就叫正义,那就叫公平,否则你们谁也得不到自由。

近代又产生了一大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比如文艺复兴以后的启蒙思想家们,像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每个人都用自然法或者天赋人权来设计一种现实的、合理的理想社会,用理性来设计一套理想的社会制度。

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弱肉强食,人跟人像狼一样,于是人们协商建立一个国家,把自己的权利交给政府,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
洛克则说,自然状态中人与人互相友爱、互相帮助,人和人之间虽然是自由的关系,但这种自由并没有得到法律的保障,所以大家商量来设计一个合理的政府,使人们的财产关系得到保护。
卢梭也说,自然状态中人们是自由的,每个人为所欲为、自行其是,但那是形不成国家的,形不成国家就形不成我们现在所讲的公民,那就是自然人,自然人还没有完全成人,真正要完全成人,就必须建立国家。怎么建立国家?就是按照每个人的自由意志来建立一个社会契约。

各种与法权哲学结合的自由理论,标志着西方的自由意识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阶段,其中最根本的原则就是天赋人权——人人生来自由。

相关文章

  • 《哲学起步》读后

    求知的兴趣里面本身就隐含着一种超功利的倾向,这种超功利的倾向在一定情况下就会发展成一种完全超功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哲学起步》评析

    邓晓芒先生的《哲学起步》是给非哲学系大众看的初步哲学刊物。《起步》以人为主题,主要和大家谈论了哲学如何思考人的问题...

  • 哲学起步

    听了《哲学起步》这本书,书中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就围绕着三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当然这也是...

  • 《哲学起步》

    《哲学起步》 著名学者邓晓芒先生立足三大哲学基本问题,带您领略思想魅力,一窥哲学堂奥。哲学是一切学问的基础。 著名...

  • 哲学起步

    终极问题:我是谁?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自欺本质。自我意识是把自己当别人看,把别人当自己看。 镜像神经元:看到别人...

  • 哲学起步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是三个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人生的根本问题。在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最受...

  • 哲学起步

    1.如何理解人,就如何理解哲学;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哲学。P.7 2.一个有自我意识、有独立人格的人,会在自...

  • 《哲学起步》

    关于人类起源,目前国际人类学界基本上公认,人类起源于三百多万年前东非埃塞俄比亚的南方古猿。对于人的历史有双重含义,...

  • 听书 | 《哲学起步》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其中对于哲学中的经典问题,也给出了不同以往的解释: 我是谁?“你等着瞧” 我是谁?我是我过去的未...

  • 哲学起步漫谈

    灵魂三问: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这个世界上就是这三个终极的问题解决不了。 樊登:我们请到了,在武汉大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哲学起步》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li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