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作者: 夏翚Shari | 来源:发表于2017-08-30 07:57 被阅读0次

为什么“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今天一起来探秘。是因为没有觉察什么时候要亲自体验那些道理,也没有觉察什么时候要和他人相处时运用那些道理?……简单来说,就是自我觉察自省的能力没到位。那到底什么是自省能力呢?

“自省”即自我反省,自我觉察,是一种“向内看自己”的能力,是一种“从我做起”的“负责任”的学习及工作态度,愿意先从“改变自己”去“影响他人”。自省贵在自觉,严以律人,经常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及时改正自己的过错。

有的人自省能力很强,有的人自省能力很差,那到底人的自省能力分为几个层次呢?

自省能力8阶段

“无知无觉”、“有知无觉”、“有觉无知”、“有知有觉”、“后知后觉”、“当知当觉”、“先知先觉”、最后到“正知正觉”

为什么“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到这里可能会有朋友问:什么是”知”,什么是“觉”呀?

为什么“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接下来,来谈谈自省能力的8阶段:

1、“无知无觉”:有多少事情你根本不知道?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多少事情你根本不知道;或者说对事情漠不关心,虽然听了,但没有上心,等于没听。没有去到“知道”的层面,在“不知道”的状态下,无法有感觉及察觉。

2、“有知无觉”:有多少要事被你忽略?

“有知无觉”指知道某些事件存在,可是欠缺敏感度、危机感,觉得不重要,把这个事件当作日常事务来处理,从而让事情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产生不好的效果。

3、“有觉无知”:对事件有情感的反应,但对因什么事件产生这个情感不清楚

4、“有知有觉”:知道事件的存在,对事件有情感的反应

5、“后知后觉”:亡羊补牢

是指事情出现问题,可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或危急状态,解决现况、承担责任与后果,同时寻求补救、设定预防措施,防止重蹈覆辙。

6、“当知当觉”:有惊无险

指能察觉事情的重要性及影响力,在过程中非常敏感,警觉性高,能实时做出适当调整,及时修正已经偏差的方向,“有惊无险”地完成工作。

7、“先知先觉”:未雨稠缪

在事情未发生时,凭着丰富的经验及分析能力,能够充分预知一切可能的危机、可能的障碍、成功的要诀,并做出充分准备与预防。

8、“正知正觉”:保持在一个正确地知道及真正的觉悟状态下,知行合一

“正知”是不执着自我概念,没有分别、评判、对立与冲突;能眼光平等看待一切,不排斥任何人事物境,进而如实看见生命真相。“正觉”,佛教用语。

正知正觉,意指真正之觉悟,即慧见。有了慧见,我们就能看见内在的真相,不会再被身体感知所蒙蔽。正知产生正见、正见会导向正觉。


知道了人的自省能力有分不同的阶段,哪如何去修炼自身,过好这一生呢?在这里分享每日8问,通过每天问自己8个问题,提高自省力!

1. 今天,我做得好的事是什么?

2. 是什么原因让我有好表现?

3. 如果我明天还想要有这样的成绩,应该要培养什么习惯?

4. 今天要反省的事情是什么?

5. 为什么进行得不顺利呢?

6. 这件事情当中最需要反省的点是什么?

7. 要改善这件事的话,要培养/戒掉什么习惯?

8. 明天,一定要达成的事情是什么?

为什么“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备注:文章中提及的自省能力定义及自省能力8阶段内容摘自国际教练联合会(ICF)认证的MCC教练-吴咏怡导师的分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ang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