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爹”这个称呼,就想到了《成龙历险记》里的老爹,一个喋喋不休(妖魔鬼怪快离开)的人物。书面语中有“父亲”“爸爸”这样的词汇,学习谦敬词了解到“家父”“家严”这样的用语,口语则多有“老头”“老爸”等称呼。在百度词条里可以得到这样的解释:爹,即父亲或者祖父之意。过去的时间段内称呼父亲为爹的较多,或者城市工农阶层称父亲为爹的也较多,或者农村称父亲为爹较多。鄂皖苏赣等地,称呼祖父为爹的较多。所以,“爹味”,形容的是一个人怎样的特质,何以被赋予这样一个名?
抽象出的一个词汇,通常具有普遍意义,同时也在固化一个形象,这里的“爹”应当被理解成普通人刻板印象里的依仗身份专擅说教(最熟悉的口头禅: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都多)的一类人。倒不是说他们不具备说教的身份,而是由于他们忽略了听众的感受,成了一个人的自说自话,所以闭塞了沟通的桥梁。常言“真理愈辩愈明”,不通过讨论辩论的方式,何以真正使得一方心悦诚服于另一方的观点。过分凸显自己的身份,强调自己的感受态度,所以对话是不平等的,尝试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提出指点迷津的意见,即便真有参考价值,也会因为表达的不合理而得不到回应。
身份从何而来,来自阅历,因为饱读诗书有所钻研,所以是一个学者;因为更早地来到这世上,更早地体会了世态炎凉人生百态,所以是一个长者;因为在某一方面有所建树取得成绩,所以是一个成功者。学者、长者、成功者,人们愿意听你说话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基于你的身份,然后便是说话的内容,所以,如果因为关注于自己的身份再张口说话,语言就会因此变形。
一直秉持着任何事情与之相关的两方彼此是互相成就互相影响的,有人能有“爹味”,就是因为有人愿意叫“爸爸”,沉浸于自己的身份而满足于自己的身份,是有人愿意捧场的缘故,捧场的人认为学者所说皆为真理,长者所言皆有道理,成功者所讲皆是致胜秘诀。捧场并不意味着认同理解,看热闹的人永远比看门道的人多,而一个表达者永远无法拒绝听众,所以,如果不加以反思,享受于众星捧月的感觉,有一天,看热闹叫好的人也会在你落井时扔下石子。
学者、长者、成功者,其实都是“人设”,“人设”这个概念准确地揭示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快速博得眼球,吸引流量,通过在互联网上展示的迎合大众的形象来塑造一个人物,因为信息的不对等,对这个人的了解只能根据他所给出的信息,也就是让众人看到他想让大家看到的一面。但没有人会是一个扁平化的人,只有在艺术作品中才会有脸谱式的人物,特质的单一纯粹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的丰富。当他展现出所谓不符合他的人设的一面时,大家便不再买账,所以,每个人更喜欢的,不是拥有某个特质的人,而是某个自己追求的特质在某个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去一去“爹味”,就是要对片面认识自己的价值说再见,选择倾听切实的建议,愿意take advice 而不仅仅是accept advice。人生道理可以讲授,生活经验可以分享,个人价值观可以表达,不过应当作为真心的回复,是与听众的呼应,而不是对自己个人认识的标榜。因为不会有完全相同的经历,没有全然一样的人生,个人的特殊性与集体的普遍性相差甚远。真实的缺陷远比虚假的完美更打动人,完美必招致嫉妒,缺陷往往打开理解的窗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