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540731/9435f4b42a584874.jpg)
上周五的教师例会,是新学期第一次会议。
王通珍老师作了教学典型经验交流。她提出了上课前不检查学生家庭作业,后来的两位老师在谈体会环节时,觉得这样做不错。我打断了主持人的安排,讲了我的观点。我首先指出王通珍是一位优秀老师,教学十分有经验,但是她提出的这一经验,不具备普适性。王老师在教学管理中,不是采取硬性管理的方式,更多的是采用文化影响和心理疏导的软方式教育学生,作为年轻教师可能短时间内很难把握。检查学生作业,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做题情况,不仅做了没做,关键是看做的效果,有哪些典型的错例,有没有创新的答案。这样,在教学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施教。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还不够强,如果任其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有些学生就会滑下去。学习是刻苦的事情,不努力不行。对于不完成作业的学生,该批评就批评,该惩戒就要惩戒,不能想着他是否高兴。要让他认识到,违反规则是要难受的。
会后,我反思了我们平时的管理过于统一,往往容易让教师形成了非此即彼的观念。作为例会,目的在于研讨,如何形成一种积极参与,观点纷呈的状态,需要我们以身示范,更需要努力打造自由和谐的平台。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我们提倡多元,提倡教师要有自己的思想。一个人的观点未必正确,但是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我们应该给予尊重。教育理念的形成是需要感悟的,说教没有很大的作用。我们需要真实的观点,不需要挂在嘴边的理念。作为学校管理者,还是多一些支持与宽容。如果在管理中要求过于细致,教师必然会缩手缩脚,还有什么创新可言。
王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优秀教师,教学和管理都十分出色,被评为2016年县级优秀教师。她能够注意自己上课前情绪会对教学的影响,这其实是很了不起的。教学中,能够有意识地察觉自己的情绪(情感)状态,并利用自己的理智加以监督和控制,是人成长中成熟的表现。我们不能跟着感觉走,要做一个智慧的教育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