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0
又一次拿起这本书,源于内心的一种渴求,冥冥之中觉得这本书有解开心结的钥匙。
这才意识到已经又搁置了一年多,纷纷扰扰中好像没有合适的心情去读这样的书,情愿什么都不想,追一些无聊的电视剧,消磨了不时冒出来的情绪,然后疲惫的睡去。
终于有了一些自觉,克老师说过,一个“不断想逃避空虚、孤独及不圆满的人,跟他企图想逃避的东西并没有差别。其实他根本无法逃离自己,他只能试图去了解自己便是心中的孤独和空虚。”
书签夹在第四节“欲望、婚姻、性、热情”。上次没接着读下去,可能跟这个题目有关。不像前面的比较普遍性的问题,牵涉到特定的关系,会有敏感的成分。或者等自己碰到这样的问题再去讨教?
这其实也是一种心魔。读这样的书,既要让自己沉进去,用心去体会;又要让自己脱出来,超然于自我之外。不需要有什么具体的目的,而是从更高更广的角度,去观察自我。
今天就来观察一下欲望。这是一个欲说还休的东西。因为从小到大都知道它不是什么好东西,要努力从欲望中解脱出来;可是它又是人的本能,它不断的在发生,还往往朝着贪得无厌发展。当欲望A和欲望B自相矛盾的时候,焦虑是不可避免的了。
“在无止境的角力过程中,我们会把欲望扭曲成各种不同的形态,但欲望始终在伺机行动,不论你如何逃避它、否定它、净化它、接纳它或控制它——它永远存在。”克老师说,“如果一味地摧毁欲望,很可能把生命本身也毁掉了。如果你去塑造欲望,控制欲望或是去压抑它,都可能毁掉生命不可思议的美。”
我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自己,对生活的欲望却有日渐式微的趋势。每天晚上不是一碗汤年糕就是一盘炒年糕,不知不觉已经吃了三四个礼拜。中午更简单,一只苹果当饭。并不是敷衍,年糕一向是喜欢的,也尝试寻找质量上乘的年糕;而苹果因为健康所以一边吃一边也舒心。美味和营养兼顾,哪里不好了呢!周末回父母家会有很多好吃的,如果和朋友聚餐会挑选好的餐馆,就是一种说随便也不随便,说挑剔也不挑剔的状态,自我感觉挺好。
同学聚会,薇说你每次都穿这件大衣,边上有家店不错,要不要去逛逛。然后我看到了很别致的大衣也不贵,很兴奋,一下买了两件。接下来该换换包了,她说。正好有朋友回美国,托他们帮我带了一只。有机会背上一只漂亮的包包,也是开心的事。
所以我好像并没有去刻意的毁灭欲望,欲望也还是在的,只是没有那么强烈、活跃和急切。这样子有没有抹掉生命的美呢?不知道,感觉有些麻木。
相对比较强烈的欲望,是每个周末,和家人一起玩一种叫挖花的游戏。这种牌比麻将更加刺激,很是有趣。老爸也喜欢,老人打牌也有益于心智。这不是我巧立名目给欲望穿上一件锦衣,但你若一定要这么认为也没关系。玩也好,想陪父母也好,都是我现在能清晰分辨出的欲望。
相对于那些因无法控制欲望而纠结的人,我反而有一点庆幸自己还有欲望。人说,当你坐在摇椅上都不想摇的时候,就说明你真的老了。
“你看到日落的美景、一颗美丽的大树、一条宽阔而蜿蜒的河流或是一张美丽的面孔,通常会升起强烈的愉悦感。这样的反应有什么不对?对我而言,困惑或不幸似乎就是这样开始的:当那张脸孔、那条河、那朵云或是那座山变成了一种愉悦的记忆时,这份记忆就会试图让自己延续下去。”
所有对理想、快感和野心的追求都是欲望。这本来是很正常的反应,一旦变成了永无止境的追求,问题就出现了。得不到自然就会痛苦,如果逼着自己去放弃那会更痛苦。痛苦中,心智的清明度会骤然下降,追求的东西变成了一种概念和幻觉,而不是真实体验。
对此克老师的方子是,自觉的舍弃一些小小的快感以及记忆,还要用轻松自在的态度。这样能提升心灵的能力。哦,我有没有这样试过呢?
其实欲望这种东西远远不止吃喝穿戴,它也可以是对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的要求,对任何事情都可以随便发表意见的要求,对人与人之间真情交往的要求,与人交谈畅快沟通的要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对我来说,所有这些想要什么的欲求,都还远小于不想要什么的欲求。
对想要而得不到的事情,虽不能说是自觉放弃的,但最终还是自愿的。明白了一切源于自己内心的选择,什么也都云淡风轻了。比如办公楼没有抽水马桶也习惯了,尽量少喝水的这种垂死挣扎,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对不想要却强加于人的,勉强自己接受还是有点困难。此刻坐在室外阳台上沐浴着温煦春阳,两只野猫在外面的草坪上溜达。这要放在去年,我大概就逃进屋了。现在我也可以假装不看见——其实还是看见了一白一黑,逼近时那种毛毛的气场还是很干扰我的——但我忍受着,继续晒我的太阳,因为太喜欢这阳光了。
自我意识太强是潜在的症结,不是不明白,而是不知道怎么放弃,或者说根本还不愿放弃。不敢想象自己要是哪一天没有了这些意识会是怎样的一副皮囊,但是去掉一些皮屑还是无关痛痒的。听克老师的,从小处着手。
“年轻的心可以舍弃一切,也许你还无法认清舍弃一切有多么不凡,你还领会不到其中的美、富足和不可思议的微妙之处,但是能听到这样的讯息就是在播种一颗种子——不只是在意识的表层,而是在整个潜意识里播下了种子。”
或许某一天,这颗种子就发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