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口本、身份证、社保,虽然都是相同的号码,但是它们分别存在于不同的系统中,所以不同的场景还是需要不同的证件,它们并不具备互操作性。
古典互联网信息系统构建在无数个完全独立的数据库中,部门与部门之间,公司与公司之间,都是不兼容的。这为互操作性带来了巨大阻碍,只有打破这些阻碍才能提供给人们更多便利,才能创造更大价值。
设想一下,如果世界上只有一个数据库,那该多么美好,这就是Web3.0的愿景。
每一次互联网升级都会出现新型数据库,web 1.0-2.0从mysql到nosql,web 2.0-3.0从nosql到blockchain区块链。
从nosql到区块链是颠覆式的,但眼下这种低效的数据存储模式被很多互联网从业者诟病。古典互联网从业者,其实根本没有意识到,web3实际上是要去掉中心化数据库的。当大家还在忙着和中心化数据库做斗争时(分片,扩容,调优),也就自然看不到这些了。任何颠覆式的创新,一定是原有行业不相信的事情。原有从业者赖以生存的中心化数据库技术,居然要被淘汰了,像这种事情大家自然不会,也不愿意相信了。
web1.0 是信息与信息的互联,代表技术是超文本链接,代表公司是Google。
web2.0 是人与人之间的互联,代表公司是Facebook,WeChat。
web3.0 是数据与数据的互联,目前处在萌芽期。
这里讲的信息与数据并不等同,web1.0的信息是给人的读取的,web3.0的数据是给机器读取的。数据包含万物,一切可数字化的事物,自然也包括信息和人际关系,照片,视频,聊天记录等等。未来人们的主要工作是让机器读懂更多数据,来为人类提供更多信息,也就是所谓人工智能。
近十年流行的科技词汇是,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其实它们都是数据大爆炸时期的必然产物。
随着边缘计算的兴起,云计算的需求也会减弱。边缘计算也叫做移动边缘计算,顾名思义,很多计算会在手机/可穿戴设备/可移动设备上完成,另一些数据会在运营商的边缘机房内处理,计算完的数据会发送到云端,进行后续处理和长期备份存储。
区块链,在上面没有提到,因为它并不是单独存在的科技创新。而是上面每一项都会融合区块链,从而形成一个具备互操作的分布式互联网。
web3.0最大的改变是数据所有权下放,最大的好处是互操作性提升。在web3.0时代,没有人能掌握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的数据。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的账户空间,里面会记录着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每个人自己掌管数据时,人和人的链接,也将进化为数据与数据的链接,这会带来一次链接大爆炸。
所谓物联网,联网的实际并不是物与物,而是将数据与数据组合链接,实现可编程的万物。
互联网的价值是随着网络效应(网络链接)而增长的,谁能捕获更有价值的链接,谁将主宰新一轮的互联网浪潮。
到2050年,人类人口将突破100亿,平均每个人的社交链接是100个,全球人际网络的总链接是100 x 100亿。进入Web3.0时代,每个人的数据都会与其他人或物的数据产生链接。数据与数据的链接,会拼织成一张更为精密的网络,它会大到一个无法估算的程度。没有人能准确知道世界究竟有多少链接。
在web1.0时代,Google掌管了全球信息的链接。但信息的链接增长是有限的,它最终会沉淀为一个超级百科全书。
在web2.0时代,拥有最多链接的科技公司是Facebook,它掌管了全球27亿人与人的链接。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会产生庞大而微妙的数据链接,通过分析这些微妙的链接,就可以为每个人贴上标签。有了标签就可以把人当做商品卖了,用户数据被卖给广告商,用来投放更精准的广告。
Google,Facebook是最赚钱的两家科技公司,他们占据了90%的互联网广告增长份额。谷歌赚钱靠的是“读心术”,它知道你的所思所想。Facebook不止有读心术,还可以做到“人以群分”,通过分析你和家人朋友的互动,它更了解你的状态。
以此类推,下一个浪潮中的科技巨头,应该是更加了解你。最了解你的人是谁?
当然只有你自己。
所以,可能不存在下一个互联网巨头了。
web3.0时代,数据所有权回归用户,个体成为链接的中心。服务将以人为中心,一切服务围绕用户。拥有更多链接的个体力量将会更强大。
当每个人自己掌管数据时,平台就不存在价值了。
Web3.0时代的钱,是自由无国界的,与钱相关的业务会变得更舒畅,无阻碍。
Web3.0时代的游戏,可以实现虚拟道具与游戏分离。
Web3.0时代的聊天工具,实际上只是你和自己的账户对话,每一条发送的消息记录在你自己的账户内,关注你的人再从你账户中拉取消息。不止聊天工具,所有社交类的工具都会是这种消息订阅模式。这个账户,它可能存在你的手机里,也可能托管在个人服务器上,还有可能托管在一台世界电脑上(像以太坊那样)。Facebook,WeChat 根本没有存在的意义了,Web3.0时代的软件只是你帮你操作账户的代理工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