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书盛行的时代,不知道有多少人依然只坚持阅读纸质书?
年初时发过一条朋友圈,质疑自己只读纸质书而不听书,是不是己经OUT?当时有收到好几个人留言说跟我一样只读纸质书,得到些许安慰的同时,也不禁思考:听书是一种趋势,信息爆炸的时代,不拥抱变化,多少会跟不上节奏或被时代的洪流淘汰。
曾2次尝试申请某登读书会会员,可2次都在思来想去之后不了了之,因为总觉得听来的书所传递的是他人的解读和理解,与其如此,不如自己亲自去阅读。
这就好比基督教里的传教士,我曾跟一个基督教客人聊起过这件事。传教士所传递的是他自己对经文的解读,人无完人,我如何才能确定他的解读不掺杂个人误解和偏执呢?包括在佛教,也一样,有师父、上师,我又如何确定他们是对的引路人呢?
直到前不久,读到古典老师《跃迁》里讲到“知识的源头”,我才放下这颗坚持阅读纸质书而悬着的忐忑之心。因为我是想要确保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知识是“原始的”,所以希望通过自己亲自阅读来获得书本里完整全面的信息,而非经由他人解读的信息。
所以在潜意识里,我担忧被信息时代抛弃,同时又特别清楚的明白在时代洪流里坚持最基本最质朴的方式-阅读纸质书,肯定不会错。
时尚千变万化,但万变总不离其中,着急跟不上时尚潮流而OUT,但其实用几件简单又基础的单品,颜色配饰随潮流稍加变化,就能轻松地简约而不简单,所有的时尚变化都建立在这些基础之上。世间万物,莫不都是如此。阅读也一样。
其实我并非真的排斥听书,只是相较阅读纸质书来说,对我个人来讲有几点不太方便:
1.不能接收原始信息;
2.不能选择性的收听(想听哪就听选择哪);
3.时间不可控(同2)。
那以上三点不便,阅读纸质书可以解决?我认为可以:
1.直接阅读书本;
2.想看哪就看到,自由选择(目的性强);
3.时间可控(同2)。
有人会说,直接阅读一本书的时间比听书的时间花费多很多,虽然获得了原始信息知识,可是完全没有时间优势啊!是的,没错,按“传统”的阅读来讲是真的没有时间优势。但是我觉得是有方法解决的,按效率(时间和目的性)来讲,我觉得学习“高效阅读”和“高效输出”就能够解决。
大神们阅读一本书(工具书,200+页)的时间是30分钟,听一本书的时间与之相差不多,但是效果完全不一样,所以我更偏向于去提高自己阅读和输出的能力来更高效地阅读。听书可以用来辅助阅读,可做为他人分享来获得不同的解读。有人会说,听书的作用本来就是如此啊。可是
所以,坚持阅读纸质书,是因为觉得可以有更好的办法来代替和解决。听书的盛行,是时代的趋势和产物,国家推广阅读,国人阅读量低,听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乐于阅读和学习的人,可能都会更偏向于阅读纸质书,因为高效的阅读和输出是一把万能钥匙。一旦你拥有这把钥匙,就不会再有什么事可以难倒你了。
在时代的浪潮里,保持独立和清醒的意识,认清事物背后的本质,另辟蹊径。在这个浮华的时代里,总有人在坚持做着简单又实际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