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过很多博主po出自己的读书照,不外乎是光鲜亮丽的背景,赏心悦目的姿势。
于是有一段时间,自己也在追求所谓的精致看书。
但结果是,完全看不进去。
自己的注意力大多被放在了周围环境的摆放是否合理,自身的姿势是否上镜,为了拍照而读书。
很快,书放在那边就成了摆设,或者只是自己拍照凹造型的道具。
有次我坐在回家的地铁上,人不多,有个人就这么席地而坐,贪婪的看着手里的那本书,一本字典的厚度,已经看了一半有余。
真正爱读书的人,从来都不拘泥于形式。
那天晚上,就着灯光,开始看名义上的第一本书。
一开始根本看不懂,一本厚厚的哲学与数理,当初不知道怀着什么样的心情买下它。
硬啃,越来越被其中的关系逻辑折服。
尤其是当时热映的《天才基本法》,对于这本书的兴趣到了极点。
因为太喜欢了,开始动手做批注,不做批注,真的很难啃进去。
甚至开始主动梳理,思维导图。
不动笔墨不读书,竟然是工作后才理解透彻的道理。
再然后,读书跟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只要有时间,不拘泥于地点,想起来就会读。当然也会看手机,但远没有读书带来的充实感。
更多时候,蓬头垢面,起床就开始拿着书,吸溜着热水,开始圈圈画画。甚至于边上厕所,边看,旁人看来很狼狈,但对于我来说很平常。
以前的时候一直拘泥于能用到的书才是好书,上学的时候看的都是管理时间的,或者技能类的等
毕业工作后,看的书也都是有意识的向工作岗位靠拢。
直到有次在公司楼下的社区图书馆看了一本幼儿绘本--《小猪佩奇》,那是我第一次在其他的书中学到了英文表达方式,并且在与外宾闲聊时用到了。
就此,打开了泛读书籍的大门。
读的越多便也理解了鲁迅先生所说: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很喜欢一句话,读书不但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更是丰富人生阅历的基石。
望共勉。
作者|云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