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刘 潮

今天一早起床,突然有一种想自己创造一种诗体的冲动,一种承载自己灵魂和诗心的载体,就像自己的肉体承载着自己的灵魂一般,有自己的音容笑貌,可以完美体现自己的风格,从而以独一的身份来体验这个美好有趣的世界。
于此同时,一种冷峻理性的声音随即跟随而来,才写那么几首诗,才读人家几篇文,就要开始造反了。
这两种迥然不同的意念之声音在交替回响着,撕咬着,我慢慢开始冷静了下来。吃了点早餐后,居然连写点什么的热情都没有了。
仔细想想,写诗也好,读诗也罢,造诗也然,都是在遵从内心的声音吧。若是自己能够造一种诗体,也是很好的想法。问题是,虽然我的人生阅历算是丰富,心得也颇多,但是我并非饱读诗书之人,也确实没有好好研究过先人的各种诗体和风格,只是随缘随机随性读了一些感人的诗和杂七杂八的文章而已,毫无系统条理可言。看来,理智保守的声音三言两语的就说服了我,得出的结论是,这个尝试创造自己诗体的好主意还是先搁置一下,等时机成熟了再造也不迟,眼前得老实些,尽量多喝些墨水吧。
不过,另外一个激进的声音也在回响。这种创新思路和冲动是好的,需要保持,有了创新和突破才是出路,现今创新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好品质。读人家的诗和文是好的,是学习,是交融,不过那都是别人的感受和心得,最终目的还是要写自己经验到的真实感受和心象,然后找到一种自己的文字载体或者写作风格来生动的表达自己,这或许就是文学创作吧。何况,若是研究别人的东西多了,未必就能很好的保留有自己可贵的东西,很可能就进入一种复制和套路。就如前辈所言,打进传统容易,打出来就难了。
再说了,我想之所以有这种要造诗的冲动,应该是潜意识里对自己现状的不满意,也或许是一种神圣的不满足。是一种来自于潜意识深海里的回音,并非是我主观因素的骄傲和不实际,而是一种引导,一种内在的生命的牵引。并不能用理性的逻辑或者现有的知识学问可以梳理和判断的。
诗是灵的高级载体,是灵的感动和牵引才写出灵要呈现的文字和灵意,是一种深度思考意境里的美好结晶体,是灵里深处的共鸣和光体,是深深感动自己灵魂的灵之粮食,并非自己私意的捏造。这绝不能用名用利去驱动的事情,也并非什么套路可以照搬照写的。要不然就成了天下文章一大抄了。更何况浩瀚无比的灵之领域,我们真正的又触及了多少。
依我看,我还是谦卑自己,倒空自己,不要随意用固有思维去打断或者消灭灵的感动。让圣善的灵来亲自引导我的心,随风起,随灵动,灵自会牵引我何去何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