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读书是一件幸事,但偶尔也觉得这件事是不幸的,因为你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样的作者,又会遇到什么样的故事。有时候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读一本书,最后索然无味一无所得,有时候却觉得这简直就是情绪的滑铁卢,成长的大关卡,收获了也就成长了。
活着
最后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以前一口气读完余华的《活着》后,我庆幸自己是一口气读完的,因为我不知道这中间要是哪里中断了,我还有没有勇气来翻开它。那些写在书本上的,活在普通人中间的人物,把我一次次地拉入各种境地,我甚至有时会觉得我就是那个赶着牛的徐福贵,除了幽深难测的天空一直注视着我,四下里都是空虚寂寥的,我背负着的重量是整个宇宙星空的重量,他们结结实实地压在我的身上,但我仍旧活着,那时我便觉得我既不是为了别人活着,也不是为了自己活着,而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人生
善良的永远善良
后来在读路遥的《人生》的时候,我终于不再是一口气地去读完了,我拢共花费的时间是我读其他书籍的几倍,我觉得自己是脆弱的,而且是持续脆弱的,我认清了自己并没有被《活着》练出大心脏来的事实,所以当我预先知道一部分结局后,就愈发地不愿去看后面的内容了,但我又忍不住去想,我知道的结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人世间的悲欢最终仍旧会走向幸福圆满的吧?于是我又接着开始了,就这样停下,开始,开始又停下,最终我还是坚持看到了最后一个字。
当我无声地合上书本后,我承认自己的认知其实是有些自欺欺人的,但我仍旧不愿意把自己代入到高加林的角色中,我想着要做也要做那个盘腿坐在炕上,不住摸着赤脚片的高玉德老汉,人性的变化再如何莫测,善良的终究是善良的,所以我在内心里又一次地把自己的行为矫正了一番,我似乎得到了一个既定的方向,向着那个方向前行,我觉得自己是堂堂正正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