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一颗自己不知道的心,不断的学习进步,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会活得更滋润。
记得读大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大学的几个阶段,虽然十多年过去了,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拿出来分享一下。刚进校园的时候,都是各个地方的学霸,觉得老子天下第一,没啥我不懂,这不是高考好多科都是得满分的嘛,大一的状态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然后读着读着,发现大学的课程和高中的差距还挺大的嘛,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好多,缺口太大,有好多的东西要学,大二的状态就变成了知道自己不知道,到了大三随着接触到一些前沿的东西,各方面的学习又有了较大的增长,觉得自己对一些学科的知识,甚至是前沿知识都有所了解,状态就变成了知道自己知道,当然也有自己不知道的,经过努力,不知道的地方越来越少,当然大部分功劳归功于老师,是一些业界大牛,到了大四要写毕业论文了,查书籍,看论文,把前些年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感觉好多的知识我们还没接触到,老师们说的也不一定全对,整个人的心态变得谦逊,别人问个问题,再也不敢轻易回答,其实自己是知道答案的,但是要回去看看资料、讨论一下再回答,整个心态就变成了不知道自己知道。整个心态过程就是一个从无知到谦逊的变化,说掌握的知识则是从无知到知道的过程。
虽然十多年过去了,保持一个自己不知道的心态,我觉得还是要不断的坚持,现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如果以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工作,会在这个社会碰得头破血流,我想保持一种谦逊的心态,让自己保持一种不断求知的状态,是在未来取得不断进步的必要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