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时下,高考已经结束有一段时间了,即将进入志愿填报期,很多考生和家长,都进入焦灼状态。
这种焦灼状态和心态,很多年前我家宝贝高考刚刚结束时,我也有过。
但是,感觉宝贝和我们当时,都没经历当今考生和家长的这种焦灼。
也许,真的是时代不同了,还是当年的我们还有孩子思维比较简单?
02.
宝贝学生时代,我和宝爸,因为当时都还年轻,傻乎乎的,事业心太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我们皆关心、关注不够,跟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比较,当时的宝爸和我,于我们的宝贝,简直无异于后爸后妈。
这,也是我今生心底最深的遗憾之一。
孩子的成长不可以重来。我们亏欠宝贝太多,是一对不合格的父母。
有点跑题了,说回高考。
当年,宝贝高考时,我和宝爸我们都请了假,专程陪考孩子。
记得当时,我们是在宝贝考试的考点对面(与考点所在学校仅一道之隔),租了一个宾馆的“钟点房”。
中午,宝贝考完试,我们带她在考点附近饭店吃完饭,把她接回宾馆我们为她订的房间休息。
宾馆当时的环境很简朴,也很温馨,至今令人还记忆犹新。
可能是因为父母都陪在她身边,让孩子心里有安全感,也可能是我们为她预定的“钟点房”环境简朴温馨,让宝贝“宾至如归”,在心里上感觉像回家一样?
没跟宝贝探讨过这个问题。
总而言之,宝贝在整个高考期间,心态都是放松的。
每天、每科考完,我们也不问她“答怎么样”。
03.
宝贝高考填报志愿、开家长会时,由于那天单位事多,实在脱不开身,就让宝爸前往宝贝所在学校,去开家长会。
作为“过来人”,想给高考考生家长一些建议:
1)家长帮孩子填志愿时,要充分尊重并征求的意向,考虑到所选专业孩子是否感兴趣,还要考虑到将来是否好就业。
2)谨慎填服从调剂志愿。
3)不要太迷信班主任老师的“推荐”志愿。
因为,高考结束了,你的孩子与所在的高中和老师们,即将结束学习使命、任务。
此时此刻,老师考虑更多的,可能是基于职业层面的“升学率”和个人绩效考核等,老师会推荐你比较稳妥的学校,老师考虑的主要是升学率,而不会像家长这样站在孩子未来发展的角度选专业和学校。
我家宝贝当时填志愿时,宝爸耳根子软,第一志愿帮听从班主任老师建议,帮孩子选了“辽宁师范大学”。
孩子不喜欢当老师,但是,在班主任面前不好发作,也是迫于她老爸的压力,就那么填了。
出了学校,回到家,宝爸去单位上班,宝贝带着哭腔给我打电话,哭诉第一志愿填报不可心。
我大致了解了来龙去脉,就赶紧给宝贝班主任打电话,一方面致歉,说我因为单位忙,脱不开身,没去开家长会,另一方面,赶紧说明我打电话的意图,说了孩子最想去的学校,恳请老师帮忙修改第一志愿(当时志愿填报是纸质的)。
宝贝如愿以偿,考取了我帮她修改后的第一志愿学校。
因为这次志愿风波,宝贝对我的话,“言听计从”,对她这个老妈关键时候的决策和执行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们娘俩关系的“铁”,从那时这件事儿上就扎了根。
03.
现在的中年人,也就是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很多人和我们一样,是独生子女家庭。
独生子女是全家的希望和依靠,是几个家族的未来。
独生子背负太多压力和责任。
很多国人传统观念是,养儿防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可是,可但是,时代在变化,我们家长的这些传统观念和做法,对吗?值得吗?孩子的人生,究竟谁该做主宰?
中国家长倾一生财力、物里和绝大部分精力,供孩子读书,自己和孩子的一生,真的没有遗憾,真的就是最值得?
看了牛牛平常下面的这篇日更,结合我上面说的,您对故事主人公的命运怎么看?
关系留评,共侃人生。
《我得了肺癌,儿子远在国外不回来,同居老伴和儿子带我去看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