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完了日本NHK的采访纪实,老后二代返贫,深有感触,人在没老时,真的应该配好充足的养老金用作养老,关系的往往是三代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06531/b5fee892c239460b.png)
书的背景:日本NHK在2014年就拍过一个老后返贫,那本书在我们保险从业者的圈子里流传广泛,而老后二代返贫,是2015年做的采访,相当于前面的续集。出版方为上海译文出版社。
为什么是日本这本书传的比较广泛?因为日本的老龄化少子化先行,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更提早。
01 没有足够养老金的单身老人
“过去的人是怎么生活过来的,现在的我们也按部就班地生活下去就好了...”
很多老人是怀揣着这样的想法度过一生,不去想自己的养老金问题。
老人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还能自由、愉快地享受独居生活。
但在疾病缠身的时候,不得不入住看护或者养老机构,仅仅靠养老金根本支付不了看护费以及医疗费。
因此很多老人不得不接受「生活保护」,就是政府给需要帮助的人的一些救助支持。
而养老机构的增速远远跟不上老年人群数量的增速,很多老人只得不断的更换地点,成为新型的漂流一带。
02 有养老金的和家人同住的老人
“只要勤恳的工作,建立温暖的家庭,晚年便能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
即使是和家人同住,也难逃二代人破产的结局。
工作组选择采访的对象住在札幌厚别区的枫叶台新村,1970年代的建筑,5000户里约有4成超过65岁的老人。
80岁的老人安田目前和45岁的儿子昭男同住,还有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孙子。
昭男和前妻育有一子,但在孩子4岁时两口子离婚了,孩子判给了昭男。
当时昭男忙于工作,无暇育儿,于是委托爷爷在老家代为帮忙。
就这样,安田一直用自己的养老金抚养孙子,月4769元「折合人民币」。
昭男45岁的时候,工作不景气,被解雇了,结束了长达20年的正式工作。与此同时,安田突发脑梗死,身体状况堪忧。
于是这成为了三代人共同生活的契机,为方便照顾老人,同时节约租房费用,昭男回到了老家,开始打零工。
原先在祖孙两个居住时,因安田的养老金并不高,属于低收入人群,政府对他们家有生活补助,减免了医疗保险,房租,还有孙子的学费等。
昭男回来后,开始有了零工收入,虽然也并不高,当地评估他们家不再需要救助,于是取消了这一政策。
但昭男的收入并不稳定,完全是看天吃饭,这个月很高,下个月可能就归零。
三代人住在一起,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安田说自己,实在没钱的时候,一天只吃一碗方便面。
雪上加霜的是,安田自己有高血压,平时需长期服药及定期监测,在家庭经济每况愈下的情况下,已无力负担医疗费了,因此不再接受医疗服务。
其实很多人是这样,在不紧急的情况下,很多人为了省钱而忍耐。
“实在没钱了。去了医院后如果说明自己目前没钱,也许可以先让我赊账,但是不管等到何时我还是没钱啊。”
安田先生原本以为,自己老了以后,只要有儿子在身边就不用操心任何事。但是未曾想,在和儿子共同居住后,生活却愈发陷入痛苦。
孙子明年高考,支付学费是个问题。“你晚一两年再上学,先打工攒钱,靠自己的能力支付学费吧。”也只能这样了。
03 多给养老存点钱,非杞人忧天
上面的例子,安田有一定的养老金,但是金额不高,因为年轻时候换工作频繁,有一段时间没有缴纳社保,导致领取比较低。老年之后靠着不多的养老金补贴家用以及照顾孙子,经济状况每况愈下。
未来我们的孩子,10后20后的情况会更加恶劣。
只有把一部分钱变成和我们生命等长的现金流,晚年的养老生活才会更主动。
已经做好了基础保障的朋友,一定要重视养老金的规划。
我之前做过一个测算,同样是60岁开始,每个月领取4000块钱。
30岁的人,每个月只需要定期储蓄2500块,坚持10年。
而同样的领取金额,50岁的人,每个月需要储蓄5500块,坚持10年。
养老金的规划,越早意识到,我们付出的保费成本越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