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35岁,还要考研考博,值得吗?
《考研》这篇文章给了我们答案。文中讲述了一位35岁的父亲,早年大专毕业,辗转干了十几份工作,最终接手父母的早餐店,定居上海。为了让女儿在上海参加高考,暂停月收入2-3万的早餐店,不顾自己英语小学水平的基础,再次拿起书本,不顾家人的反对,报名考研的故事,他考研的目的是为了“女儿能在星巴克喝杯咖啡”。
“我急忙在网上下单了英语教学视频和书籍,有时间就偷愉溜出去背单词。店里既卖早点,又卖中餐和晚餐,每天要忙12个小时以上,溜不出去时,我只能见缝插针,把单词写在厨房墙上,边洗碗边背,或者包饺子时看视频,扫地时听音频,有时在店里学到11点,第二天早上4点还要爬起来卖早点。”我被作者的这种拼搏、努力的精神感动了,我眼前站着一位高大而又无奈的父亲,他为了让女儿成为“沪二代”,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不妥协,向命运抗争,努力改变现状。
哪怕这位父亲将来考不中博士,他的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也给女儿树立了一个榜样,身教大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觉的从这点来说,这位父亲也是成功的。
常说“我们改变不了环境,那我们就改变自己”。关于城乡差别、教育公平等问题,我们作为普通老百姓人微言轻,只能发发牢骚而已,徒增烦恼,改变不了什么,还不如转身做自己能做的,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们不能做沪二代,我们可以做沪二代的父亲。你的付出终将会成为一束光,照亮别人,照亮别人,成为别人前行的道路上的指明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