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Autumn QT文章(公众号清醒贪心记)
Ta提问:
您好,我是美国某大学毕业生,正在找咨询方面的工作,看您分析麦肯锡方法觉得非常受用。我想请问您,当您在对一项政策进行预测分析时,用到的最重要的思想是什么呢?非常感谢。
我回复:
这个问题宽泛,我不知道从何说起。有什么具体的context(背景)吗?
Ta回复:
感谢您的回复,最近在面试咨询类的工作。面试案例是关于供暖价格政策。……但我对于供暖价格制订不是很熟悉。通常在面对不熟悉的领域时,您是用什么办法去分析呢?
我回复:
这个面试是先给你题目,让你思考几天再回答?还是你在练casebook什么的?
Ta回复:
面试会先给我题目,让我提交一个PPT,向面试官阐述我的想法。现在题目还没有给,只给了大概背景,我想提前思考一下。
问题到这里才算比较清楚,下面是回答。
/ 首先搜索信息 /
在完全没有行业背景的情况下,快速上网搜索,大概明白供暖定价和/或公共事业产品定价是怎么回事。
百度、百度百科、知乎、中国知网(www.cnki.net,要付费,但有一些更规范完整的论文,每篇一般几块钱)。外网可以用bing.com(既然内什么不方便),从维基百科开始。
搜集信息之前,先给自己列个#问题清单#。这样你搜索有的放矢,看到资料可以对应「嗯,这个资料有用,它回答了什么问题」。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信息是海量的,读起来没有尽头,要边读边归类、边划重点。否则读完模糊成一片,或者要回到搜藏夹里的几十篇文章去找对应的信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9489796/2c4d9b1d5c7165ef.jpg)
问题清单例如:
供暖行业怎么定价的?有哪些定价方式?谁定价?
为什么这样定价?以前有过什么政策,这些政策的意图是什么,实际产生了什么影响?
现在行业内有哪些争论,这些争论各持什么观点,为什么?
按照这个线索,等你搜索完,顺着这个提纲整理下来,就是总结笔记了。当然,你一边搜索,一边可能会发现更多的问题,增减、修改问题提纲的逻辑和顺序。
/ 关于最后成品 /
咨询面试,不是指望你给出一个正确答案,也没有正确答案,而是看你能否有个解题思路和基本能力。
需要你能够给出一份PPT:
1、故事线(Storyline)清楚。结构清晰,例如先讲问题背景,再讲解决方案123,就是能把一个复杂的事情有条理地讲出来。
2、注意提炼观点。就是每页PPT要说什么,不是光贴个数字、贴个图表、网上找一堆东西贴上去,而是能提炼中心思想。
3、对数据和事实有基本的搜集、整理、分析能力。能够找到相关事实,整理出来,适当地用数据、事实支撑自己的观点,不是泛泛而谈。
4、会做PPT,做得干净清楚就可以;
5、比较认真(说明你在意这个工作,也有好的工作习惯),不要很多错别字什么的。
这时候你不需要完美。可能提炼做不到精准、分析未必都高明,这时咨询公司看「潜力」。最后能否录取,其实看你的相对竞争力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9489796/d930a01336884051.jpg)
/ 举个例子 /
我完全当场瞎编啊,以滴滴出行定价为例(因为我们都不熟悉供暖定价),如果考官问你——国家要求滴滴出行在高峰时间取消向乘客加价,会造成什么影响?
假设你从来没有用过滴滴打车,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产品,你怎么办?
你肯定先了解一下滴滴打车,尤其是滴滴打车的高峰期定价。信息很多,质量不一,自己去芜存菁、归纳整理。
最后你的PPT如果写成这样,就会不错:
1、背景:滴滴打车是什么,如何定价的,高峰加价策略讲得详细一点。
2、分析:这个加价造成了什么问题?
在这个行业,怎么算好的定价?(效率啊、公平啊、司机/乘客/平台的三方满意度啊、可执行性啊等等);
那么这个加价策略有什么好处(例如,用市场机制调节供需,价格高了高峰时间更多司机愿意来,有急需的乘客可以用加价率先得到服务);
有什么弊端(例如,对一部分收入较低的人受到的影响更大,有伤公平等)。
以上有数据和事实支撑会更好。
3、结论:如果采用不允许加价策略,你赞不赞成,为什么,原因123。
4、建议: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举例123。
引用别人的数据、观点要注明出处(不能强调更多)。
![](https://img.haomeiwen.com/i9489796/23cb7e628f77db5d.jpg)
这样的答案,还是比较粗浅的,但基本能符合前面说的5条。有条理、有观点、有事实/分析,PPT别做得太差,认真一点。
重要的是思路、是基本能力。咨询公司之所以这样面试,你可以想象,政府可能真给咨询公司提出这个问题。那么我们也是这样工作。
在不同行业,学者做文献梳理、记者采访撰写,我们平时的项目总结、调研分析等,方法应该是相通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9489796/d3c51cc9450709a6.jpg)
/ 最后说下如何提问 /
可能有些人一看就觉得,这个读者刚开始的问题太过宽泛了。这种一开始宽泛的提问,我收到的比想象中多很多。譬如,
我最近很纠结,请问您能指点一下吗?
有什么办法快速学习咨询行业?
能推荐几本书吗?
一般碰到这种问题,我就直接忽略了。难以回答的原因是,具体的个性化信息和目标给得太少,泛泛回答帮助不大。
1、个人情况:比方要不要去读研究生?那么如果你家等着你去工作赚钱,或者你已经拿到一个特别好的工作机会,那么不要读。如果你有钱有闲,原来学中文的,现在想去搞法律,那么去读个书,对吧?
2、个人目标:你想快速学习,是学到什么程度、为了什么目的?想学习一些工作原理和方法?想看看这个职业怎么样,考虑转行?马上要找工作,在准备面试?那么答案也是不同。
3、个人思考:还有,你自己做过哪些研究?有些信息网上很多,也不差我多说几句。自己深入思考过,有自己独特具体的纠结点,别人的回答会更有帮助。
肖璟擅长用「收益/成本」来分析问题,他说过,你要别人帮忙,就要降低别人帮你的成本。
就酱。:)
~ the end ~
A
Autumn QT Autumn QT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