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看到张历史帖,说杨广的!咱也说说,谁让咱对这方面兴趣比较大呢?
杨广这人有才,论才华跟李世民其实不相上下的!而李世民之所以后来能成长为一代明君,在很大的程度上也借鉴了他这位表舅的成败,知道了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老老实实硬着头皮一步步的按部就班,而不是饿老雕扑象,妄图一口吃个胖子,直至开创出自己的辉煌!杨广当然也有属于他的功绩,比如科举,比如京航大运河,再加上他的应对突厥策略!不管是哪一个做成了都是功在千古的大事!遗憾的是杨广妄图贪天之功,一口气把这些子大事全部拿下来!那句话怎么说,步子迈大了容易扯着蛋,杨广就是这么回事!跟他有点像的还有那位最有名的大昏君纣王,倾尽全国之兵去开辟东夷,结果被姬家那小子背后捅刀子包了饺子,落得自焚鹿台的千古骂名!
当然杨广贪天之功促成那几件大事也不见得就能把隋朝拖入深渊,慢慢的缓上几年那事也就过去了,毕竟他老爹当年打下的基础还是十分坚实的!他最大的问题不该在对高句丽的事情上犯混,高句丽的事是不小,但分跟谁比,跟科举京杭大运河以及突厥比起来就不算什么了!对于这样的事,派上几员大将领着军队过去就行了,犯不着皇帝带着倾国之兵武装游行似的,皇帝就应该干些皇帝的事,比如待老窝稳定下民心什么的!而历史上那几个御驾亲征的二货好像没几个落的了好,不管是白登山的刘邦还是土木堡的正统好像都不咋的!好像隋末真正大规模的动荡也是随着杨广不断的亲征辽东拉开帷幕的!杨广的举动明显有高射炮打蚊子之嫌,而那一次次征讨辽东的失败很大程度还是杨广亲征的缘故!毕竟对于大臣而言,皇帝在场与皇帝不在场表现也是不一样的!皇帝不在的话没那么多顾忌,也能省好多的事,办起事来也没那么麻烦!
至于杨广的死与其说是宇文化及几个人的挑动倒不如说是杨广自己作死!天下都大乱了,还去什么扬州!尤其是因为农民起义而滞留扬州无法返回的时候这种矛盾则更加激烈!随行的御林军虽武力不凡但也是活生生的人,离家久了自然难免思乡情绪!古代的军队又不像现在有政委指导员,最后落得那样的结局与其说是野心家的挑动倒不如说是矛盾日益积累的结果!所以发生那样的事自然就说的过去了!
杨广这人说到底还是死在他自己的脾气上了,这人太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