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加密算法就是用两个密钥加密解密的算法。
加密的传输过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身份认证,用户鉴别这个用户的真伪;另外一部分为数据加密,用于数据的保密。这两部分功能都需要用到非对称加密技术。
身份认证:
首先是身份认证,通讯的数据可以这样进行处理,将用户的信息(用户名、密码等)用该用户的私钥进行加密,然后再进行传输,而在服务器端会保存此用户的公钥,用此用户的公钥对传过来的信息进行解密,就可以得到正确的明文,这样就完成了一次安全的网络通讯。
通讯过程的示例如下图所示,Alice用自己的私钥对明文进行加密后传输到服务器,服务器上的用户(例如Bob)拥有很多用户的公钥,因此使用Alice的公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如果密钥正确的话,就可以解密出明文,也就完成了对Alice的身份认证。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94087/460adedd6546e0bc.png)
数据加密:
然后是数据加密,数据加密和数据认证正好相反,使用接收方的公钥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的过程中,即使数据被黑客截获,也无法使用这些密文,接收方收到密文后,用自己的私钥对密文进行解密,从而完成了一次数据的加密传输。
通讯过程的示例如下图所示,Alice需要发给Bob一段加密的信息,因此Alice就用Bob的公钥对明文进行加密后传输给Bob,Bob收到信息后,使用自己的私钥对密文进行解密,就可以解密出明文,也就完成了对Alice的发来密文的解密过程。
公钥用于加密、私钥用于解密,这才能起到加密作用
因为公钥是公开的,很多人可以持有公钥。若用私钥加密,那所有持有公钥的人都可以进行解密,这是不安全的!
若用公钥加密,那只能由私钥解密,而私钥是私有不公开的,只能由特定的私钥持有人解密,保证的数据的安全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27194087/d7ce01d0ac3e7001.png)
但是有另一种密钥使用场景-签名和验签:
私钥用于签名、公钥用于验签
签名和加密作用不同,签名并不是为了保密,而是为了保证这个签名是由特定的某个人签名的,而不是被其它人伪造的签名,所以私钥的私有性就适合用在签名用途上。
私钥签名后,只能由对应的公钥解密,公钥又是公开的(很多人可持有),所以这些人拿着公钥来解密,解密成功后就能判断出是持有私钥的人做的签名,验证了身份合法性。
所以我理解,签名和验证签就是身份认证的过程。
网友评论